我们都知道,纯天然的蜂蜜,取自大自然之精华,含有人体从其他食材中无法摄取的多种氨基酸、活性酶和抗氧化物质(功效是防治癌症和抗衰老),是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但小蜜蜂们是如何通过辛勤劳作酿造蜂蜜的呢?且听百科君来解答。 蜜蜂是一种“群居”生活的动物,酿造蜂蜜需要种群中所有个体分工协作。 一、蜜蜂的分工 一只完整的蜂群,是由一只蜂王、几百只雄峰和数万只工蜂构成的,像一个金字塔结构。他们等级森严,分工明确。 处在塔尖的是蜂王,即母蜂之王,身形大,长相漂亮,大概相当于人类的皇后吧,统领群蜂,专门负责产卵。 处在塔中的雄蜂,是蜂群中悲催的生育工具,它们的唯一职能就是和蜂王交配,然后死去。爽一把就死,既风流又悲壮,这不禁让人深思主宰自然界的神奇力量到底为何物。 位于塔基的则是工蜂,就是我们说的勤劳小蜜蜂,它们占蜂群数量的绝大多数。工蜂实际上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蜂,长得也不够白富美,因此专职负责干活,这和人类社会何其相似! 工蜂的工作内容十分繁多,具体包括采集花粉、花蜜、酿造蜂蜜,甚至还负责饲养幼虫和蜂王,以及建造蜂巢,清洁蜂房和抵御外敌入侵等职责。大概相当于人类社会的园艺师、建筑师、清洁工和武装部队等混合体。 而且,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蜂群中蜂王、雄蜂和工蜂的命运是一出生就确定了的。蜂王所产的卵中,有受精卵,发育成工蜂;也有未受精卵,则发育成雄蜂;而产在专门的VIP蜂房内的受精卵,则有营养丰富的蜂乳吃,以后发育成蜂王。 这不像人类社会,处在塔基的贫困阶层,还能通过高考、考研、考公务员等途径逆袭人生。在蜂群中,工蜂逆袭成蜂王的机会绝无;而雄蜂在交配之后的命运就是死亡。所以,人类这个物种和蜂群相比,还是相对公平的。 二、蜂蜜如何采蜜 闲言碎语不多论。 蜂蜜是如何采集和酿造蜂蜜的呢?这个过程,就像一次大作战。 首先,蜂群会派出侦查蜂,大概相当于战斗部队的侦察兵。侦查蜂(包括其他所有工蜂),拥有1对发达的复眼和3只单眼,能敏锐地寻到蜜源地,而且识巢能力极强,即便像北京这样严重的雾霾天,它们也能找到回家的路,把蜜源信息传达给蜂群。 收到侦查蜂的信息后,蜂群会派采集蜂出动,浩浩荡荡地出发去采集花蜜。蜜蜂的口器比较发达,专用于吮吸花蜜,而且它们的足和其他四肢结构部分均生长有特殊的构造,用来采集花粉。 当一只采集蜂发现芳香的花朵时,会轻轻的滑翔、临停(直升机功能)到花蕊之上,把口器(长喙)伸到花蕊的蜜腺中,贪婪地汲取花蜜,然后存储在嗉囊(相当于蜜蜂的胃)中。同时,不断分泌消化液,开始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如,通过消化道吸收花蜜中的一部分水分,降低花蜜的含水量;工蜂分泌的消化液和生物酶,也会不断分解花粉中的多糖,并将其转化成单糖和其他低聚糖。 等采集蜂的嗉囊被花蜜充满后,就返回蜂巢,通过嘴对嘴的方式,将采集的花蜜移交给负责酿蜜工作的内勤蜂。内勤蜂则会和采集蜂一样分泌消化液,让花蜜在蜜蜂的蜜胃内发生同样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如此反复,花蜜要经过内勤蜂一轮又一轮的吸纳、吐出,最后才酿造出成熟的蜂蜜。 与此同时,其他内勤蜂也不闲着,他们重复做着扇风的动作,依靠微弱的气流运动,将部分水分从未酿造完成的蜂蜜中分离,如此反复,最终使花蜜中的水分从60%左右,逐渐减少到18%左右,而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物质的含量则由不足20%,提升到60%多。 此外,其他内勤蜂也在做着清洁蜂房的工作。在去除蜂房的不洁净物质后,清洁蜂就在蜂房的内壁上分泌一层蜂胶,形成保护层,创造一个近似无菌或少菌的环境,这样可确保其他内勤蜂将成熟的蜂蜜储存在蜂房后不易发生变质。蜂房被逐滴逐滴的蜂蜜充满后,内勤蜂就分泌蜂胶和蜂蜡,形成蜡盖,将蜂蜜封存起来。 至此,成熟的蜂蜜才算酿造成功。因此,在蜜蜂用蜡盖封存之前的蜂蜜,其实都是水蜜。 三、蜜蜂的工作量 为什么我们总是形容小蜜蜂“勤劳”呢? 科学统计数据显示,在采集阶段,一只负责采集花蜜的工蜂,若要装满嗉囊(蜜胃),大约需要采集朵花。在嗉囊充满之后,工蜂便回家卸货,再出来采集。每天大约要往返10余次。若要采集1千克的花蜜,大约需要只工蜂整整忙碌一天(相当于人类两个整编师的战斗力)。 而在酿蜜阶段,内勤蜂将一滴花蜜升华为成熟的蜂蜜,则要经历蜜蜂成百上千次锤炼。这个过程,需要8-15天时间(和花蜜含水量、气候湿度有关)。 因此,每一滴蜂蜜都是异常珍贵的劳动结晶,端的是“滴滴结辛苦,汗撒花下土”。 除了采蜜、酿蜜,蜜蜂还要承担抵御外敌和建造蜂房等工作,确实是非常辛苦。 朋友,如果你看到一只小蜜蜂向你飞来,不要撩它。如果它有蛰刺你的动作,请快速跑开。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你自己免受皮肉之苦;另一方面,是为了挽救小蜜蜂的生命。因为在蛰人之后,蜜蜂便会失去针刺,由于身体结构遭受重大创伤,蜜蜂不久便会香消玉殒。 所以,千万不要让蜜蜂蛰到你,对于你,可能只是疼一会儿,而小蜜蜂付出的是整个生命! 四、对养蜂业的吐槽 赞赏 长按北京哪所医院治白癜风好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