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则热搜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有哪些症状# 在微博上引起热议 数据显示 我国每2个人中约有1人携带幽门螺杆菌(Hp) 感染率高达40%-60% 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 据了解,它是一种螺旋形细菌,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导致胃病:它能定植于胃黏膜中;所含的毒素、毒性酶能直接损害胃黏膜;感染可引起高胃泌素血症使胃酸分泌增高。统计显示,在我国20—40岁的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40%—60%,70岁以上高达78.9%。然而其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 幽门螺杆菌其实并不可怕,但是,胃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胃癌是全球第二大肿瘤死因,其中,中国年新发病例高达47.8万,几乎达到全球新发病例的一半。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流行率的国家内差异也很大。 专家分析,发生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菌株有很大关系,只有含有CagA基因、具有空泡毒素活性的幽门螺杆菌才有毒株,才有可能导致胃癌。而一般的幽门螺旋杆菌则对人体并没有很大影响。 感染Hp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完全没有症状的,但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影响胃和十二指肠功能,可能会出现恶心,反酸、口臭、腹痛等症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饮食后可能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随其它消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和食欲消退等症状。 目前,我国尚未存在针对Hp的计划免疫治疗,唯一的处理办法是发现后根治Hp,以及我国的肿瘤初级预防计划暂未纳入基于人群的Hp筛查和根治项目,但这两项手段毫无疑问是针对胃癌一级预防的关键手段。 如果出现这几类情况,需及时就医: 1.胃部疼痛:胃部出现绞痛、烧灼痛,或伴烧心、反酸等症状,部分患者进食后有食物刺激痛,提示可能存在胃部的糜烂、溃疡等。 2.腹胀:经常感到腹部胀满,即使未进食也会有腹胀不适感。 3.频繁打嗝:频繁地打嗝、嗳气,提示胃动力不足。 4.食欲不振:主要表现为食欲欠佳,没胃口,并常伴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何检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C13和C14呼气试验,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金标准”,也是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常用方法之一。这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没有交叉感染风险,只需要空腹或者餐后2小时以上,口服一粒胶囊,静坐一会儿,然后吹气,静待结果就可以了。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想要早期预防,远离幽门螺杆菌,应该做到这些好习惯。 1.采用家庭分餐制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2.不要“口对口”喂饭 杜绝用嘴喂孩子,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不要用嘴去触碰婴儿奶嘴及各种食物。有人会不自觉地用嘴唇或舌头感知食物温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尝一口,这些习惯都应该摒弃。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 4.定期体检 家庭中有人感染,其他成员的阳性率也会增加,应定期检查,及早防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出品整合:汪宇瑾综合澎湃新闻、人民网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8250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