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某,女性,60岁,因呕血黑便于年11月11日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电子胃镜检查见食管未见静脉曲张,胃底大弯见一团块状静脉曲张,(IGV1型)红色征阳性. (LgfD5Rf1)。 食管未见静脉曲张 因患者胃底大弯孤立性静脉曲张(LgfD5Rf1)。存在胃肾分流或者脾肾分流的危险,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及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年11月14日行胃底静脉曲张新三明治夹心法(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治疗。 进针见回血后即注射聚桂醇2ml+康派特1.5ml+聚桂醇4.0ml, 注射组织胶注意事项:注射时应该嘱助手尽量加快三管注射器的衔接速度,注射完毕后,应嘱助手退针芯回鞘内,并使用针鞘压迫针孔10秒钟。 针眼少量渗血,观察1分钟左右,渗血停止。 使用活检钳触碰曲张静脉已经硬化。 观察食管未见静脉曲张。 经上述处理,未再出现呕血黑便,于年11月25日复查胃镜检查见胃底静脉曲张已经硬化,未见出血,红色征阴性。 患者经过降门脉压、护肝等综合处理,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病情一直稳定。 但于年9月9日因呕血再次入院治疗。 电子胃镜检查见食管静脉显露,无红色征。 电子胃镜示胃底大弯见一孤立性团块状静脉曲张伴排胶后破口及血痂附着(LgfD5Rf2)。未见活动性出血,使用活检钳触诊曲张静脉质硬,并见胃底曲张静脉右侧一延伸迂曲静脉曲张,疑为胃底曲张静脉来源支。 CT血管成像显示有胃底静脉迂曲,扩张,并见胃底-左肾分流支,未见异位栓塞。 根据以上内镜下所见及CT检查结果,决定使用钛夹阻断胃底孤立曲张静脉排胶破口与曲张静脉来源支的联系,避免再次出血。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和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即使用钛夹对胃底曲张静脉可能的来源支进行限流治疗。 患者经过上述内镜下限流处理及降门脉压、护肝等综合处理,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病情一直稳定。 但于年6月5日不洁饮食后再次呕血黑便入院,电子胃镜检查见原胃底静脉曲张排胶破口已经愈合,但在硬化曲张静脉左侧分流支再出血,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及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即给与新三明治夹心法注射聚桂醇2ml+康派特0.5ml+聚桂醇4.0ml,继续对硬化的胃底曲张静脉左右可能的来源支进行钛夹限流。 (LgfD5Rf2) 食管静脉显露,未见红色征。 患者经过上述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织胶及限流处理和降门脉压、护肝等综合处理,出血停止,患者及家属拒绝复查胃镜,症状缓解出院。 组织胶注射小技巧: 首先用10ml注射器抽取聚桂醇10ml,将内镜注射针充满聚桂醇(普通内镜注射针管腔可以存2ml液体),然后用2ml注射器抽取组织胶1.0ml,(尽量不要超过2ml,不然容易堵针),穿刺曲张静脉成功后将组织胶推注进内镜注射针管腔内,这时内镜注射针管腔内原有的2ml聚桂醇被挤进曲张静脉1.0ml,内镜注射针内现存液体是1.0ml聚桂醇和1.0ml组织胶,再快速接上留有8ml聚桂醇的注射器推注4.0ml聚桂醇即可。这样就是曲张静脉内有聚桂醇2ml+组织胶1ml+聚桂醇2ml,内镜注射针内残留2ml聚桂醇。 组织胶注射注意事项:注射时应该嘱助手尽量加快三管注射器的衔接速度,注射完毕后,应嘱助手退针芯回鞘内,并使用针鞘压迫针孔10秒钟。 本文作者:丁堃(人在镜途),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摄影家艺术协会会员,上饶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上饶市三清山摄影家协会会员,玉山县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保健学会消化内科学分会常委,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胰腺病学分会委员,医院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上饶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饶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医院消化内科、中山大医院全国消化内科医师进修班、医院第五期ERCP及EUS培训班、医院第54期全国消化科主任学习班、医院第41期内镜微创技术培训班进修培训学习。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擅长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在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早期诊治、胰胆系疾病的内镜下介入诊疗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主要包括消化道早癌的放大染色诊断,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剥离切除术(EMR、EPMR、ESD、ESE、EFTR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EUS)、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注射、组织胶注射(ESVD)及套扎术、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良恶性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支架置入术、胃镜引导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及消化道动力检测等。 人在镜途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