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无障碍”开启你的新世界,点右上更多分享给好

第二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复习提要

一、概述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消化管:

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肛门。

消化腺:

大消化原--大唾液腺、肝脏、胰腺等

小消化腺--唇腺、颊腺、肝脏、胰腺等。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摄取食物,进行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

排出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此外,口腔和咽还参与呼吸、发声和语言等活动。

(二)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壁的结构由内向外有四层结构:

1.黏膜层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构成,有保护、消化、吸收、分泌等功能。

2.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

3。肌织膜(肌层)多为平滑肌,一般分为内环、外纵两层。

4.外膜由一层间皮构成,大多数为浆膜,即腹膜脏层,能分泌浆液,减少器官之间的

摩擦。

(三)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1.胸部标志线

(1)前正中线沿身体前面正中所作的垂线。

(2)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大致相当于通过男性乳头所作的乳头线

(3)腋前线沿腋窝前缘(腋前襞)向下所作的垂线。

(4)腋中线由腋窝中点向下所作的垂线。

(5)腋后线沿腋窝后缘(腋后襞)向下所作的垂线。

(6)肩胛线通过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

(7)后正中线沿身体后面正中所作的垂线。

2.腹部标志线

(1)上横线通过两侧第10肋最低点间的连线。.

(2)下横线通过两侧髂结节间的连线。

(3)垂线由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向上所作的垂线i

3.腹部分区

由上述4条线将腹部分成三部九区:

┌─────┬───────┬─────┬───────┐

│腹上部│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

│腹中部│右腹外侧区│脐区│左腹外侧区│

││右腹股沟区│腹下区│左腹股沟区│

│腹下部││││

││(右髂区)│(耻区)│(左髂区)│

└─────┴───────┴─────┴───────┘

二、消化管

(一)口腔

1.口腔的构造和分布

(1)构造

(2)分部

口腔前庭:牙弓与唇颊之间蹄铁形腔隙。

固有口腔:牙弓以内,腭与口腔底之间的腔隙。

当上、下牙咬合时,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借牙弓后间隙相通。

2.口腔内结构

(1)牙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嵌入上、下颌骨牙槽内。

牙的分类:分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牙根:下磨2,上磨3,其他牙根都成单。

牙式:以牙的方位为准,以“—+—,’记号划分四个区,表示上、下颌和左、右侧牙位。并以

罗马数字(1一V)表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

┌───────┬───────┬────────┐

│牙│萌出年龄│换牙│

├───────┼───────┼────────┤

│乳中切牙│6个月│7岁开始换牙│

│第2乳切牙│2—3岁出齐│·12岁换完│

│恒中切牙│7岁││

│第2磨牙│12岁││

│第3磨牙│18—30岁││

└───────┴───────┴────────┘

(2)舌位于口腔底,由骨骼肌和黏膜构成。具有咀嚼、搅拌、吞咽食物、感受味觉和辅

助发声等功能。

舌的形态:

[舌尖:舌的前端

二[‘*‘‘”’寸言笔:言;艺卦以界沟分界

”l/舌系带:舌下面正中线上的黏膜皱襞。

‘下面{舌下阜:舌系带根部两侧的两个小隆起。

1舌下襞:舌下阜向后外的黏膜隆起。

舌黏膜:被覆于舌的上、下面,内含腺体、味器、淋巴组织等

的黏膜突起,总称为舌乳头。

舌乳头寸芸装孟妾::;芸霎严*

舌肌:

舌背面及侧缘有不同形态

乳中切牙

乳侧切牙

乳尖牙

第:乳磨牙

第2乳磨牙

下面插播启明优先商城广告

20枚乘65克大号烤海鸭蛋咸鸭蛋正宗红心流油整箱非高邮广西北部湾红树林咸蛋

原价:68元促销价:29.8元

下面是启明优选商城的小程序连接双击激活商品名称,可进入商品详情页面,还可直接下单够买

1.咽的形态和位置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上起于颅底,

下至第6颈椎下缘处续于食管,全长12cm。后壁贴于上6个颈椎体的前方,前壁不完整,

由上而下分别通鼻腔、口腔与喉腔。两侧是颈部大血管和神经。

2.咽的分部与交通咽腔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三部:’

鼻咽:鼻腔后方,颅底至软腭水平‘。·

口咽:口腔后方,软腭至会厌上缘。

喉咽:喉的后方,会厌上缘至食管上口。

I田/前方通鼻后孔(双侧)。

I’”1侧方经咽鼓管通鼓室(双侧)。·

咽的交通/口咽:经咽峡通口腔。’

l喉咽:前方经喉口通喉腔,下方直通食管。’·

/n因鼓管圆枕。;:

r鼻咽十咽鼓管咽口。’

l喉咽:梨状隐窝,位于喉的两侧与咽腔侧壁之间。

食管是消化管各段中最狭窄的部分,全长25cm。上端平第6’颈椎下缘处连于咽,下至

第11胸椎左侧续于胃。·

,;·

1.食管的分段和位置·-

┌──────┬─────────────┬─────┬────────────────────────┐

│分段│位置│长度│:·主:·,要毗邻,│

├──────┼─────────────┼─────┼────────────────────────┤

││││前:气管·.:│

│:.颈段·│自始端至胸骨柄上缘│》Cm│后:脊柱(C,、丁1—2)’.│

││││先行于气管与脊柱之间,继穿左支气管之后,至第9.│

│胸段│自胸骨柄上缘至食管裂孔│18cm││

││││胸椎平面,斜跨胸主动脉前方。至其左侧.’│

│腹段│食管裂孔至贲门│2cm││

││││;.?·,│

└──────┴─────────────┴─────┴────────────────────────┘

2。.食管的狭窄处及距中切牙的距离

┌──────┬───────────────────┬─────────┐

│顺序│部位│距中切牙的距离│

├──────┼───────────────────┼─────────┤

│第1狭窄│食管起始处(正对第6颈椎下缘)│15cm│

│第2狭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胸骨角平面)│’25cm│

│第3狭窄│穿膈的食管裂孔处(第lo胸椎平面)│40cm│

└──────┴───────────────────┴─────────┘

(四)胃

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

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

胃底:靠近膈的左穹和脾脏。

前壁:右侧与肝左叶靠近,左侧邻膈和左肋弓,剑突下贴近腹前壁。

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及胰腺相邻。

3.胃壁的构造·

[黏膜层:有许多皱襞。胃小弯处呈纵行排列,在幽门括约肌内面形成的环行皱襞

I称为幽门瓣。

胃壁十黏膜下组织.

I肌层:由三层平滑肌构成(内斜、中环、外纵)。.

[浆膜:即脏腹膜。

(五)小肠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5—7m,上起自幽门,下连于盲肠。分为十二指肠、

空肠和回肠三部。后两者又称系膜小肠。

1.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呈“C”字形环绕胰头,长为25—30cm,分为四部分。

(1)上部起自幽门走向右,至胆囊颈处向下接降部。其近幽门的一段壁薄,黏膜面光

滑,称为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2)降部位于第1—3腰椎右侧,其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

(3)水平部横跨第3腰椎。。

复习提要

(4)升部由第3腰椎处升至第2腰椎左侧,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由十二指肠悬肌

(Tre订2韧带)固定在腹后壁上,是确认空肠起点的重要标志。’

2.空肠、回肠

空肠与回肠的区别.·

┌────────┬───────────┬───────────┐

││空肠│回肠│

├────────┼───────────┼───────────┤

│长度│占空、回肠的上2/5│占空、回肠的下3/5│

│管径│较粗│较细│

│管壁│较厚│较薄│

│血管│较丰富│较少│

│颜色│·较红润│略苍白:│

│环状皱襞│密而高;│疏而低│

│绒毛│密而高大│稀疏而细小│

│集合淋巴滤泡│。无│有│

└────────┴───────────┴───────────┘

(六)大肠·

起于盲肠,止于肛门,全长1.5m,略呈方框形,围绕在空、回肠的周围,可分为盲肠、阑

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

1.大肠的特点大肠比小肠的管径粗,肠壁较薄,而盲肠和结肠还具有三个特征性

(1)结肠带三条。由纵行平滑肌增厚形成。

(2)结肠袋许多由横沟隔开的囊袋状突起。

(3)肠脂垂附于结肠带附近的许多脂肪突起:

2.盲肠和阑尾

(1)盲肠为大肠起始部膨大的盲端,左接回肠,上通升结肠,长6—8cm。位于右髂窝

内。在回盲口处有由黏膜形成的半月形的回盲瓣,有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的作用。后内侧

壁上有阑尾的开口。-,.

(2)阑尾又称蚓突。阑尾根附着于盲肠后内壁,远端游离,长7÷9cm,全长有系膜,

活动度大。

阑尾根的体表投影点(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l/3交界处。

┌──────┬─────────────────┬──────────┐

│分部│位置│特点·│

├──────┼─────────────────┼──────────┤

│升结肠│右侧腹后壁,盲肠至结肠右曲│无系膜,不活动│

│横结肠│腹上部,肝右叶下方至脾内面下方│有系膜,能活动│

│降结肠│左侧腹后壁结肠左曲至左髂嵴平面│无系膜,不活动│

│乙状结肠│左髂嵴平面至第3骶椎平面│·有系膜,能活动│

└──────┴─────────────────┴──────────┘

4.直肠上端在第3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下穿盆膈,移行于肛管,全长10一

消化系统

[后方:骶、尾骨。

直肠位于小骨盆内/一+/男性:膀胱、前列腺、精囊腺。

[gu月1女性;子宫、阴道。

临床指诊时,可触及前列腺或子宫和阴道。

(2)直肠的弯曲

矢状面上{罢阴::差:::要芸:::凸向前。

(3)直肠的构造直肠上端与乙状结肠相接处管径较细,向下管腔扩大成直肠壶腹。

壶腹内面的黏膜形成2—3个直肠横襞,其中一个最大而恒定的直肠横襞,居直肠前右侧壁,

距肛门约7cm,有支持粪便的作用。

5.肛管肛管即盆膈至肛门的一段肠管,长约4cm,为肛提肌及肛门括约肌所包绕,平

时处于收缩状态。

肛柱:6—10条纵行黏膜皱襞。

肛瓣:相邻肛柱下端间半月形黏膜皱襞

肛窦:肛瓣与肛柱下端间的凹陷。

齿状线(肛皮线):各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

肛梳(痔环):齿状线下宽约1ciD.的光滑环状区妇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男性重—g;女性—g,占体重的

1/50—1/40。新生儿可达体重的1/20。

1.肝的形态肝的血供丰富,活体呈棕红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司分两画两缘。

(1)两面·.

上面:凸隆,与膈相贴,又称膈面,借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

下面:有“H”形沟,,与许多内脏接触,又称脏面。

/右纵沟{;:::头。.

“u”m*{左纵沟{:::昙:票:

[横沟(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及肝门静脉、神经、淋巴台出入。·

‘2,酗僵要盂二酣。

2.肝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1)肝的位置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L区,小部分可达左季肋区。仅在腹亡区

左、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故成人右肋弓下缘一般不应触及肝,剑突下3

5cm内可触及;幼儿一般可露出右肋弓下,均属正常。.‘

肝下界

3.肝的功能

(1)参与物质代谢。·

(2)分泌胆汁,乳化脂肪。

(3)排泄吞噬功能。

(4)造血(胚胎期)。.

4.肝外胆道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

[形态:鸭梨形,容量40—60m1。

·1分部:底、体、颈、管四部分。

(1)胆囊/位置: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

1功能:贮存、浓缩胆汁。

1胆囊底体体表投影: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

(2)输胆管道

组成: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

胆汁和胰液排放途径:

肝(胆汁)一肝左管·

\肝右管

胆囊一胆囊管

胰腺(胰液)千胰管

指肠大乳头

\副胰管————下—————十二指肠小乳头

(二)胰——人体第二大消化腺。

1.位置胃的后方,在l、2腰椎平面横贴于腹后壁,为腹膜外位器官。

2.形态长棱柱状,分头、体、尾三部分。

3.功能倦:裟嚣尝裟昙恕严

四、腹膜

(一)腹膜的配布与功能

1.腹膜的配布腹膜为一层浆膜,薄而光滑,半透明状。衬于腹盆腔内表面的部分称

为壁腹膜;贴于脏器表面的部分称为脏腹膜。脏、壁腹膜相互移行,共同围成一个潜在性间

隙,称为腹膜腔。男性腹膜腔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囊,与外界不通;女性腹膜腔则借输卵管腹

腔口经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与外界相通。

2.腹膜的功能有分泌、支持、固定、修复及防御等功能。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

│类别│特点│‘器·官│

├──────┼─────────────────┼──────────────────────────┤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

│内位器官│脏器表面完全被腹膜覆盖,活动度大││

│││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间位器官│三面或大部分被腹膜覆盖,活动度小│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肝、胆囊、膀胱、子宫等│

│││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下部、胰、肾上腺、肾、│

│外位器官│仅有一面覆盖腹膜,不能活动││

│││输尿管等│

└──────┴─────────────────┴──────────────────────────┘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腹膜脏、壁层之间或脏层与脏层之间相互移行而形成了许多结构。

1.网膜

小网膜

肝胃韧带(左侧):连于肝门与胃小弯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

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连于肝门至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内

有胆总管(右前方)、肝固有动脉(左前方)和肝门静脉

(两者之间的后方)。

2.大网膜

呈围裙状遮盖在小肠、结肠前方。

,层腹膜构成。

自胃大弯和十二指肠起始部前、后壁下垂的腹膜。

后两层是前两层下垂至骨盆缘处急转向上并包绕横结肠而形成。

3.网膜囊(小腹膜腔)

位于小网膜、胃后壁与腹后壁腹膜之间扁窄的腹膜间隙。

前壁:小网膜、胃和大网膜的前两层。

后壁:覆盖于胰、左肾、左肾上腺表面的腹膜和大网膜的后两层

上壁:肝和膈下面的腹膜。

下壁:横结肠及其系膜。

左壁:脾和脾周围的韧带。·

右壁:借网膜孔与大腹膜腔相通。

4.网膜孔

可容1-2指通过

上界:肝

下界:十二指肠上部

后界:覆盖于下腔静脉前面的腹膜

前界:肝十二脂肠右侧游离缘。

2.系膜是将肠管或其他器官连于腹后壁等处的双层腹膜结构。内含血管、神经、淋

巴管、淋巴结和脂肪等。

系膜

小肠系膜:扇形,是将空,回肠系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系膜根长15CM,始

于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止于右骶髂关节前方。

阑尾系膜:三角形,系连于小肠系膜下方。

横结肠系膜

乙状结肠系膜

3.腹膜陷凹主要位于盆腔,为腹膜腔在脏器间移行处形成。

陷凹:

男性:直肠膀胱陷凹,距肛门7CM

女性:直肠子宫隐凹:距肛门5CM,为腹膜腔的最低点

膀胱子宫陷凹

下面插播启明优选商场推荐的网红零食

寻唐记锅巴麻辣锅巴休闲食品办公室零食小吃网红手工锅巴70克乘6袋

原价:39.6元现活动价仅:16.8元超实惠寻唐记手工锅巴70克大包每袋仅2.8元

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加入启明助盲新产品内测群QQ群,免费测试使用启明助盲产品。

想了解更多无障助盲咨询,就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8211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