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文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十人九胃”,这说的意思就是十个人里,九个人就曾经有过或轻或重的胃病!而罪魁祸首,就是幽门螺杆菌!

它是全球感染人数最多,

传染能力最强,

潜在致癌危害最大的细菌。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四种胃病,你了解吗?

1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分布与胃内炎症分布一致,也就是说哪里有幽门螺杆菌哪里就有胃炎,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进而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

2

消化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达到90%以上,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高达70%-80%,根除幽门螺杆菌,溃疡会愈合的更快。

3

胃癌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幽门螺杆菌是I类致癌原,它会诱导胃黏膜细胞突变。

4

胃粘膜相关淋巴瘤

这是幽门螺杆菌导致的另一类型胃部恶性肿瘤,对于一部分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目的。

虽然大部分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感染的信号的——

胃痛

随着病情的严重,幽门螺杆菌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起胃溃疡,而胃痛是溃疡病最典型的症状,疼痛的部位多在上腹部。

泛酸

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酸过多,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会出现泛酸和烧心。在餐后常会出现嗳气、恶心、腹涨等肠胃不适。

口臭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的根据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

口口胃口传播

“口—口”和“胃—口”传播的根据是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

儿童亦会感染幽门螺杆菌!?

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资料显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5%~64.39%。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后大多表现为“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腹痛是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

少部分儿童则出现①食欲下降、②恶心呕吐、③嗳气、④反酸、⑤便秘等症状,要引起家长注意了。

一旦感染并有相应的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学术界一致认可它是“炎症-癌症”的转化,认为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细胞的恶变,引发恶性肿瘤,因此推荐小儿预防,成人则应积极杀灭治疗。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1、避免群集性感染

预防幽门螺杆菌,应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据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特点。另外,父母感染给子女的概率较高,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积极做好预防家人感染的相关工作。

2、口腔健康须保持

日常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好呢?据获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问题,因此对于阴性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保持口腔健康刻不容缓。这对以后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垫定了相应的预防根基。

3、预防幽门螺杆菌不宜生吃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因此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要点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等。

4、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

专家提醒,餐具器皿除了得定期消毒外,刮痕严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换。尤其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应该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从口入影响健康。

5、实验证明,溃疡病患者与人接吻,也有传播此病的危险,应加警惕!

如果能配合饮食,则根除率会更高。

第一,酸奶,酸奶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益生菌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帮助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治率。

第二,蜂蜜,蜂蜜具有抗菌作用,其中就包括幽门螺杆菌,每天只要一杯蜂蜜水就足够,注意不要空腹饮用。

第三,大蒜,大蒜中含有大蒜素,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但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不适合。

第四,西兰花,西兰花算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最经济的绿色食物,它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非常好,除了能够抗幽门螺杆菌,西兰花还能预防癌症,预防动脉硬化。

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同时戒烟戒酒,适当运动。

懿春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8211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