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直肠粘膜对刺激的敏感性下降,排便反射能力下降或消失,粪便大量长时间淤积在直肠,变成硬块,堵塞直肠,直肠内压力迅速增加,引发较强的便意,肛周和盆底肌痉挛、疼痛、坠胀,偶尔少量稀粪可漏出,这就是粪便嵌塞。

常见原因

1、滥用泻药:长期滥用泻药,导致直肠粘膜上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甚至丧失,粪便不能顺利排出,造成嵌顿。

2、钡剂灌肠:在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做排粪造影等检查,因为显影需要,所以要用钡剂灌肠,由于钡剂容易沉积,所以在检查结束将钡剂排出后,还需进行生理盐水的清洁灌肠等措施,以清理残留在肠道的钡剂。如果未能及时将残余钡剂排出,则容易发生嵌塞。

3、惧怕疼痛而拖延排便:肛肠手术术后,由于肛门周围神经对疼痛敏感,不少患者因惧怕排便时疼痛而拖延排便,也未采取相应的通便措施,导致粪便在直肠内滞留过久,导致粪嵌塞。

4、排便动力不足:多见于老年人及长期卧床的人,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虚,直肠的运动功能减弱,加之运动减少,常无力排便。因各种原因长期卧床的人,通常身体较弱,再加之久卧伤气及运动减少,也容易发生粪嵌塞。

5、精神及饮食因素:精神过度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结直肠痉挛,不能正常蠕动、推动粪便下行,导致嵌塞。部分患者由于饮食过于精细也容易导致便秘,甚至发生粪嵌塞。

6、低位嵴髓病变:如骶2、3、4盆副交感神经损伤、马尾肿瘤等,阻断了排便反射弧,引发粪嵌塞。

7、糖尿病神经病变型便秘:糖尿病人的高血糖通过各种因素导致神经病变,致使植物神经受损,导致胃肠蠕动功能下降,大便排出困难,甚至发生粪嵌塞。

粪嵌塞的预防及治疗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固定时间排便,有便即排,不要久忍大便,平时应多运动、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饮食不要过于精细。

2、不要滥用泻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缓泻药。

3、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或病人,必要时可有规律的使用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帮助排便,若发生粪嵌塞,家属可戴手套挖出大便,或送至就诊。

4、产妇应鼓励适当活动、多饮水、饮食平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8210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