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教科书或文献认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癌变。医院刘兆辉等报告了2例球部溃疡癌变的患者,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十二指肠腺癌。这就提示,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癌变”的观点需要审慎对待。

病例1

患者男性,71岁,因腹胀2个月入院。腹胀呈间断性,无明显腹痛,排气、排便后无明显缓解,口服“胃药”后腹胀无明显缓解。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当日进食物,无咖啡样物质,未诊治。入院前1d出现后背部疼痛。病程中体质量下降约15kg。

查体:体温36.6℃,心率84次/min,血压/78mmHg,神志清,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腹部外形稍饱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

血常规:血红蛋白含量g/L(~g/L),红细胞比容38.9%(40.0%~50.0%)。

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8.04ng/ml(0~2.08ng/ml),肿瘤相关抗原CA19-.67U/ml(0~37U/ml)。

胃镜(见图1):食管散在多发灰白色增生结节,大者约0.3cm×0.2cm,下段黏膜充血、水肿,管腔通畅;贲门黏膜充血、水肿;胃底、胃体、胃窦黏膜局限性充血、水肿;胃角形态正常;幽门变形;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小弯侧见一大小约3.5cm×2.0cm溃疡,基底覆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黏膜集中,局部增生,取2块送检,病变致管腔明显狭窄,镜身未通过,退镜。

图1十二指肠胃镜下图片

A:十二指肠狭窄;B:十二指肠溃疡

病理:(十二指肠)送检组织内见少量异型腺体,考虑腺癌(见图2)。患者家属考虑患者身体状态欠佳,未治,出院。

图2十二指肠组织病理HE染色图片

A:×;B:×

病例2

患者男性,63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呕血、黑便10d入院。腹痛为间断性隐痛,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腹痛,未在意。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黑便,医院住院系统治疗后好转,行胃镜检查,病理提示胃窦大弯:胃黏膜炎伴急性活动,部分腺体中度异型增生。幽门前区:胃黏膜炎伴急性活动,部分腺体呈原位癌改变。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查体:体温36.6℃,心率77次/min,血压/70mm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红细胞计数4.01×/L[(4.30~5.80)×/L],血红蛋白含量g/L(~g/L),红细胞比容37.8%(40.0%~50.0%)。

胃部CT:胃体部大弯侧多发结节状软组织影,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降部肠壁增厚。

胃镜:食管黏膜光滑,色泽正常,管腔通畅;贲门、胃底、胃体黏膜局限性充血、水肿;胃角形态正常;胃窦黏膜变薄,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可透见黏膜下血管网,前壁及后壁近幽门各见一溃疡,大者约0.8cm×0.6cm,基底覆少许白苔,周边黏膜充血、水肿,取病理送检;幽门圆形;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至后壁见一溃疡,基底覆少许白苔,周边黏膜充血、水肿,球部变形,取2块送检,质脆,易出血。

病理:胃窦前壁黏膜腺体有肠上皮化生及高级别非典型增生,不能除外癌变,建议必要时再检;胃窦后壁黏膜腺体有肠上皮化生及低级别非典型增生;十二指肠中-低分化腺癌。行剖腹探查术见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延伸至降部与水平部交接处,约10cm×8cm,侵犯横结肠肝区并向结肠腔内突出,侵犯胰腺被膜。与家属沟通后决定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行胃肠吻合术。术后予以对症治疗,切口愈合良好后出院。

赞赏

长按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l/90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