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北京 小百播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描绘了北京未来城乡一体化的“新蓝图”,为城乡一体化奋斗吧~ 到年,本市农民人均收入将超过3万元、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用新水下降到5亿立方米……《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民生质量、生态文明、社会治理五个方面提出24项监测评价指标,描绘了北京未来城乡一体化的“新蓝图”。昨天下午,市农委负责人对这项规划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 城乡结合部疏解人口50万本市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郊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心城-新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城乡结合部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全面建设“高精尖”产业体系的重要区域。“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完成城乡结合部三年行动计划,疏解人口50万,增加绿化建设面积3.58万亩。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个美丽乡村。 小城镇是城乡体系的重要节点。要充分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大机遇,明确各类小城镇的功能定位,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围绕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资源利用,统筹规划建设雪上运动小镇、世园小镇、环球影城小镇、新机场服务小镇、高教小镇、医养小镇、科技信息小镇、休闲旅游小镇、现代农业小镇等一批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带动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和增收致富。同时,建好城市副中心、新机场等重大项目,推进年世园会、年世界休闲大会、年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带动所在区域城镇化和产业升级。 提前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十二五”时期,农民增收工作取得成效,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2%,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1%。“十三五”期间,将坚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的目标,提前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到年,农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 谈到如何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的目标,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孙文锴介绍,一是通过大力促进农民的转移就业,提高农民的工资收入水平等多渠道、多种措施促进整个郊区农民整体增收;二是通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的家庭基本收入;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包括继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的集体股权收益,提高农民财产权收益等。市委市政府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综合施策、加大扶持力度,确保低收入农户提前实现收入翻番。 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达亿元北京农业的目标定位是都市型现代农业,要更加强调生态功能,更加突出产业融合。“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充分发挥好80万亩粮田、70万亩菜田、万亩果园的作用,农业用新水从7亿立方米下降到5亿立方米;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达到亿元。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程,加快“种业之都”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业建设工程。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支持政策要更多向农民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jiang百姓身边自己的故事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l/19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