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持续疼了10多个小时,吐出来的全是咖啡色的液体,医院一检查,发现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经穿了弹珠大的孔。1月2日,12岁的男孩洋洋不得不为自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付出代价,切掉了半个胃。 洋洋今年刚上初一。两年前开始,他经常喊肚子疼,妈医院都没查出原因。去年暑假,洋洋查出胃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医生开了药要他按时吃。可回家后,妈妈要管弟弟,经常忘记提醒他吃药。 1日下午,洋洋再次出现剧烈腹痛,吐出来的全是咖啡色的液体。2日一早,妈妈便带着他医院。胃镜检查发现,洋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出血近毫升,溃疡面已经扩大到鸽子蛋大小,上面有一个弹珠大的穿孔,胃里的食物都从这个“洞”漏到了腹腔里,已经化脓感染引起了腹膜炎。情况十分危急,必须马上手术。 溃疡穿孔的地方相当刁钻,面积也大,很难直接挖除;加上感染严重,直接做胃肠吻合很可能会形成瘘管,一旦胆汁、胰液漏入腹腔将会致命。手术中,主刀医生杨俊不得不做了胃大部切除。 不良饮食习惯加重胃溃疡导致穿孔 洋洋的妈妈熊女士说,洋洋爱吃炸鸡、喝可乐,喜欢辛辣食物。 “油炸食物、碳酸饮料、辛辣刺激的食物,感染幽门螺杆菌长期不治,正是导致洋洋小小年纪就胃溃疡穿孔的罪魁祸首。”该院消化内科彭罕鸣主任说。 尤其对于小孩子,胃功能发育不完全,更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另外,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进一步加重胃溃疡的症状,甚至转化为胃穿孔! 共用碗筷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 洋洋的妈妈还说:洋洋的爸爸是个老胃病,且平时家里的餐具也都是混着用的。 据彭主任说:大人和孩子混用餐具,传染幽门螺杆菌也是儿童胃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他提醒,大人孩子餐具要分开,如果大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医院做个碳吹检查,规范治疗。 共用碗筷可能传染疾病! 1 第一就是引起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会存在于携带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所以在就餐过程中,碗筷就是病菌的传播媒介。 2 有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也容易因共用碗筷产生传染。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其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而小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中招”。 3 另外一种就是伤寒病,伤寒病也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以口口的方式传播。多数这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痊愈后仍然携带病菌。造成这种病的传播主要是食卫生状况差,水源受污染等情况,因此,伤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应尽量与家人分开使用。 4 还有肝炎!号称健康杀手的疾病,也是通过口口传播,这点大家都知道,就不赘述。 碗筷如何消毒? 除了消毒柜、洗碗机这些工具,煮沸餐具来消毒最简便!将餐具浸没在水里,水烧开后10分钟就行了。要是是肝炎病人用过得餐具,应先煮沸消毒10分钟,取出后洗干净再煮沸10~15分钟。剩余食品应煮沸30分钟后倒掉。 什么样的筷子就该换了呢? 用筷子之前先看一下,如果筷子上出现了非竹子或木头本身颜色的斑点,那这筷子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千万别用。 看完再闻一闻,如果有明显的酸味,那不是受污染就是过期了,趁早换了吧。 筷子的保质期 筷子也有保质期,一般来说筷子的寿命是3—6个月,过了这个期限,您可得注意了,要是你发现家里的筷子,跟刚买的时候不是一个色儿,那说明你得换筷子了。 各类筷子大比拼竹筷子——从实用、价格等因素考虑,竹筷子是最佳选择。它无毒无害,很环保。质量好的竹筷子,遇高温也都不会变形。 木筷子——木筷子中建议挑选本色的木筷子,这样的木筷子和竹筷子一样,即无毒也很环保。 不锈钢筷子、银筷子,陶瓷筷子——银质的筷子,有着中国味道的陶瓷筷子,和近几年随着韩餐的普及,逐渐流行起来的韩国不锈钢筷子,看起来都很不错,但用起来有些重,手感不太好,尤其小孩和老人用比较费力。而且导热性强,夹食过热的食物时,容易烫到嘴唇。陶瓷筷子易碎,不禁磕碰,不建议作为常用餐具。 彩漆筷子——这样的筷子非常漂亮,造型也很多变,但恰恰是这些美丽的筷子,最不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因为涂料中的重金属,铅以及有机溶剂苯等物质,对身体会产生很多未知的隐患,影响健康。 塑料筷子——唯一优点就是便宜。但塑料筷子的质感比较脆,受热之后容易变形,融化,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另外,这里也给一些新妈妈提个醒,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喂孩子,儿童与成年人的体抗力不同,孩子更容易得一些成年人不会得的病,别让好心耽误了自己家孩子。 来源|湖北经视、武汉晚报、扬子晚报、都市快报、沈阳新闻频道 △点击上方图片有鱼哦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y/54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