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pylori)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因为通过各种渠道大家越来越多的了解到幽门螺杆菌和我们的胃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之一,所以一旦感染这种细菌,都很恐慌,纷纷来门诊要求尽快清除幽门螺杆菌,那么现在我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让大家讨厌的幽门螺杆菌。

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现状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全球感染率已超过50%,在发达国家感染率约为30%,在发展中国家高达80%。在我国的感染率平均为59%。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

二、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根据WHO资料,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42.6%和45.0%。根据国家癌症登记中心资料,年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研究显示,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74岁以上且感染H.pylori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更高。目前公认的肠型胃癌(占胃癌极大多数)发生模式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而Hpylori感染者均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因此H.pylori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研究证实一旦感染H.pylori,不经治疗难以自愈,其中15%~20%的H.pylori感染者发展为消化性溃疡,约5%发生胃黏膜萎缩,1%的感染者发展为胃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多项研究都证实根除H.pylori可降低胃癌发生率。有研究显示根除H.pylori后胃癌风险降低约34%。

目前H.pylori和胃癌的密切关系在国内及国际受到广泛的重视。

三、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

所有H.pylori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H.pylori可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手、不干净的食物、餐具等途径传播染。除此之外,还有明显的家庭内聚集现象,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等。也就是说,长期、密切接触也是感染H.pylori的重要渠道。因此,生活中很有可能出现“一人胃病全家感染”的现象。

所以,预防H.pylori感染要改善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做到全家一起预防。

四、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

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准确、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碳13和碳14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大量尿素酶,根据这个特点,给予患者口服特殊标记的尿素,它进入胃内和尿素酶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物最终通过肺内的气体排出,通过检测它的浓度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方法非常安全,没有任何创伤,只需吹口气,就能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

五、哪些人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

1、30岁以上,家有老人和小孩,尤其是带孩子的老人,计划备孕的夫妇。

2、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者。

3、经常反酸、烧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胃痛者。

4、口臭、口干、口苦、口腔异味、口腔溃疡者。

5、经常到餐馆就餐、聚餐,未使用公共碗筷,或爱吃生东西、喝生水者。

6、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类药物者。

7、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消化不良者;

8、预防胃癌和有胃癌家族史者;

9、其它与幽门螺杆菌有关的疾病:酒糟鼻、寻麻疹、肝病、口臭、胆石症、肝硬化、糖尿病、缺铁性贫血、小儿发育不良、偏头痛、冠心病等。

六、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且多数发现时已为晚期,预后差,生存率低,而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预后好。但是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或症状缺乏特异性,胃镜检查是筛查早癌的主要方法;所以,发现感染H.pylori后要做到及时根除。值得注意的是,H.pylori需要规范化杀菌治疗,我国目前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根除Hp方案,方案的选择应该权衡疗效、费用、潜在不良反应和药物可获得性,做出个体化抉择。根除方案中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除菌后要及时复查明确有无根除成功,同时建议尽早行胃镜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根治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发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f/8229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