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题试卷四(第一单元) 8月18日题试卷四(第二单元) 乡村全科试卷-及二单元 8月12日乡村试卷一单元1- 8月9日乡村公共卫生 8月9日乡村公共卫生2 19乡村公共01 19乡村公共02 19乡村公共03 19乡村公共04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模拟考试题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寄生虫 A。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诱发本病。 2.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A.感染 B.吸烟 C.情绪激动 D.寒冷刺激 E.饮酒 A。解析: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 3.“三凹征”患者可有刺激性干咳或吸气性喉鸣,见于: A.呼气性呼吸困难 B.混合型呼吸困难 C.心源性呼吸困难 D.吸气性呼吸困难 E.代谢性酸中毒 D。解析: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见于大气道狭窄,如急性喉炎、喉头水肿、气管异物,气管肿瘤或气管受压。临床特点是吸气费力,吸气时间延长;查体可见“三凹征”患者可有刺激性干咳或吸气性喉鸣。 4.胃溃疡患者上腹部疼痛典型节律是: A.疼痛一进食一疼痛 B.进食一疼痛一缓解 C.缓解一疼痛一进食 D.进食一缓解一疼痛 E.疼痛一进食一缓解 B。解析:胃溃疡患者疼痛规律为进食-疼痛-缓解。 5.内痔早期的典型症状是: A.痔块脱出 B.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 C.疼痛伴血便 D.肛门瘙痒感 E.肛门常有黏液分泌物 B。解析:内痔早期的典型症状是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痔块脱是内痔的表现但不是典型表现;疼痛伴血便是肛裂,肛门常有黏液分泌物是肛瘘的典型表现。肛门瘙痒是一种常见的局部瘙痒症。肛门部有时有轻微发痒,如瘙痒严童,经久不愈则成为瘙痒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路感染患者的转诊指征是: A.妊娠4个月的急性膀胱炎患者 B.急性肾盂肾炎的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 C.经规范治疗,仍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 D.怀疑有尿路复杂因素者 E.临床不除外慢性肾孟肾炎的患者 A。解析:急性膀胱炎的抗菌治疗,首选3日疗法。对于妊娠妇女、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等患者,应连用7日,而不是直接转诊。其余选项,均为尿路感染转诊的指征。 7.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最敏感的指标是: A.I摄取率 B.TSH C.TT3,TT4 D.TRAb E.基础代谢率测定 B。解析:血清TSH浓度的变化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 8.关于头痛的诊断要点说法正确的是: A.伴剧烈呕吐者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见于小脑肿瘤 B.伴眩晕者见于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C.伴视力障碍、瞳孔大小形态或眼底改变者见于脑疝 D.慢性头痛突然加剧并有意识障碍者提示可能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 E.慢性进行性头痛出现精神症状者应注意感染性疾病 B。解析:头痛是指头颅内外各种性质的疼痛。部位可位于额、顶、颞及枕部或者面部。可见于多种疾病,大多无特异性。其诊断要点包括以下:①伴剧烈呕吐者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见于偏头痛(A错);②伴眩晕者见于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B对);③伴发热者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包括颅内或全身性感染;④慢性进行性头痛出现精神症状者应注意颅内肿瘤(E错);⑤慢性头痛突然加剧并有意识障碍者提示可能发生脑疝(D错);⑥伴视力障碍、瞳孔大小形态或眼底改变者见于青光眼或脑肿瘤(C错);⑦伴脑膜刺激征者提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⑧伴癫痫发作,者见于脑血管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寄生虫病或脑肿瘤;⑨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者可能是神经功能性头痛。 9.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 A.发生于所有的足月儿 B.生后即出现黄疸 C.一般情况差 D.黄疸消退后又反复出现 E.足月儿黄疸最迟2周消退 E。解析: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于大部分足月儿和部分早产儿,其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生后3~5天出现,7~9天消退,最迟不超过4周,血清胆红素:足月儿μmol/L(12.9mg/dL),早产儿μmol/L(15mg/dL)。 10.最常见的关节脱位是: A.肩关节脱位 B.桡骨头半脱位 C.髋关节脱位 D.肘关节脱位 E.下颌关节脱位 A。解析:最常见的关节脱位是肩关节脱位。 11.患者,男,23岁。近几日经常熬夜,外加坐长途汽车。今日患者出现乏力、喷嚏、鼻塞等症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普通感冒 B.流行性感冒 C.急性病毒性咽炎 D.急性病毒性喉炎 E.急性扁桃体炎 A。解析:患者为年轻男性,经常熬夜、坐长途汽车,过度劳累可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结合患者出现喷嚏、鼻塞等局部鼻部症状,考虑为普通感冒,答案为A。流行性感冒全身症状较重。 12.患者,男性,63岁。冬季咳嗽,咳痰,气喘20年,伴胸闷,气短6年,反复发作,本次于1周前受凉后加重入院。患者咳嗽、气喘加重伴有大量脓痰。体检:桶状胸,双侧呼吸音减弱,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A.慢性支气管炎 B.急性支气管炎 C.肺脓肿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肺结核 D。解析:患者老年男性,咳嗽、咳痰、喘息20年,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结合患者查体有桶状胸,患者存在肺气肿,综合考虑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3.某年轻男性患者,运动时突感右侧胸部撕裂样疼痛,呼吸极度困难,发绀,出冷汗。查体:BP65/40mmHg,大汗淋漓,气管左移,右侧呼吸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胸腔积液 B.闭合性气胸 C.开放性气胸 D.右侧张力性气胸 E.自发性气胸 D。解析:张力性气胸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发绀、大汗、烦躁、昏迷。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肋间隙增宽、呼吸幅度减低、皮下气肿。伤侧的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渐弱或消失。 14.男,65岁。患有高血压,并且患有慢性肾病,尿蛋白0.8g/d,则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范围是: A./90mmHg B./80mmHg C./75mmHg D./mmHg E./90mmHg B。解析:患有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若尿蛋白1g/d血压控制目标值是/80mmHg。 15.30岁,男性,既往发作性心悸史,2小时前突然心悸,伴有头晕、乏力、出汗来诊。体检:BP90/60mmHg,心脏无扩大,HR次/min,出现脉搏短绌。ECG检查:P波消失,f波出现,QRS波形态正常,心室率极不规则。在该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是 A.房颤 B.室速 C.PSVT伴差异性传导 D.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 E.不规则的房扑伴差异性传导 A。解析:根据患者的心电图波形和临床表现可以诊断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是房颤。 16.男,32岁,上腹痛4年,多出现于餐后3小时,进食后可缓解伴反酸,近半个月反复呕吐,吐物为隔宿食。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癌 B.胃溃疡伴幽门梗阻 C.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 D.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 E.复合性溃疡 D。解析:该患者腹痛进食后缓解可判断为十二指肠溃疡,近期出现反复呕吐,呕吐物为宿食,可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 17.男性,62岁,反复下腹疼痛6个月,伴大便稀烂,3~4次/日,无粘液及脓血或与便秘交替,近半年体重下降约4公斤,间歇性低热,查体:贫血貌,双肺未见异常,心率96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软,右下腹轻度压痛,可疑包块,直肠指检阴性。为明确诊断进一步做哪项检查最有帮助: A.钡剂灌肠检查 B.胃肠道钡餐检查 C.腹部CT D.结肠镜检查 E.腹部B超 D。解析:患者排便性质改变,体重下降,怀疑癌变,确诊首选结肠镜检查。 18.男,35岁。肛门持续性剧痛3天。查体:肛门旁有直径为1.5cm的肿物,呈暗紫色,质硬,有触痛。排便时局部有肿物突出,无便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栓性外痔 B.肛裂 C.肛门周围皮下脓肿 D.内痔脱出 E.直肠息肉 A。解析:血栓性外痔最常见,多有剧痛,内痔多有便血。 19.女,40岁。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4小时,1小时前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化验:血常规WBC14.6×/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炎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胆囊炎 E.急性肠梗阻 C。解析:根据患者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腹痛特点初为上腹痛、后转移至右下腹部,并有压痛、反跳痛,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C正确。 20.女,38岁。胆囊结石4年,曾胆绞痛发作3次,B超示胆囊结石3枚,直径3cm。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胆囊切除 B.抗感染治疗 C.排石治疗 D.溶石治疗 E.体外震波碎石治疗 A。解析:对于有症状的胆结石,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首选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为:①结石直径≥2cm;②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③伴有1cm的胆囊息肉;④胆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该患者结石数量多达3枚,故需手术切除。 1.下列不属于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的是: 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验证结果 E。解析: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是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这四个步骤密切联系,任何一个步骤的缺陷和失误,都会影响统计分析结果。 2.以下关于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说法错误的是: A.统计设计是在广泛查阅文献、全面了解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将要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做的全面设想 B.原始数据是统计工作的基本依据 C.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足够数量的原始数据是收集资料的基本原则 D.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统计报表 E.分析资料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两个方面 D。解析: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统计报表、经常性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 3.以下不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A.身高 B.体重 C.血压 D.血型 E.脉搏 D。解析:计量资料亦称为定量资料或数值变量资料,指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个变量用测量的方法准确获得的定量结果,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身高(cm)、体重(kg)、血压(mmHg)、脉搏(次/分)、就诊人数(人)、血细胞数(个/升)等。 4.以下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身高 B.血型 C.将疾病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D.血压 E.脉搏 C。解析:等级资料亦称为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或次序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的观察结果。例如:将某种疾病的疗效资料按无效、好转、显效、治愈分组后对各组进行计数;将疾病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后分组计数。 5.以下属于计数资料的是: A.血型 B.身高 C.体重 D.将疾病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E.就诊人数 A。解析:计数资料亦称为定性资料或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进行分组计数的定性观察结果。计数资料的分组是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且各组之间无程度和顺序的差别。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笔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1.以下哪项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的是 A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B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中的作用 C医院管理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系统的解决方法 D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 E患者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心理护理的方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C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中的作用;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患者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心理护理的方法的运用。 --------------------------------------------------------------------- 2.关于医学模式的观点错误的是 A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B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并不排斥生物医学的研究 D新的医学模式以身心一元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病因一元论的观点 E医学心理学促进和推动了医学模式的转化 参考答案:D 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发展与各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紧密联系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不排斥生物医学的研究,而是要求生物医学以系统论为概念框架,以身心一元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但身心一元论与病因一元论是安全不同的概念,新的医学模式对应的应是病因的多元学说,即既要考虑到病人的生物学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的特点,将所有这些因素都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难看出,医学心理学对医学模式的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3.西方早有明确规定而在中国古代没有引起注意的医德规范是 A医学人道准则 B平等待患准则 C保守医密准则 D不伤害病人准则 E尊重女患者准则 参考答案:C 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保守医密既是维护病人尊严和利益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又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 4.下列有关医际关系与医患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医际关系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对医患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B医患关系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对医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C处理医际关系与处理医患关系依据的伦理原则是相同的 D医际关系与医患关系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 E良好的医际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答案:C 处理医际关系与处理医患关系依据的伦理原则是不同的。 --------------------------------------------------------------------- 5.检验医学伦理学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 A理论深刻 B医学实践 C理论系统 D理论全面 E医学科研 参考答案:B 医学实践既是医学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动力,又是医学伦理学创立和建设的目的以及检验医学伦理学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 6.不包含在医学伦理学有利原则之内的是 A努力使病人受益(有助益) B努力预防和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C对利害得失全面权衡 D造成有意伤害时主动积极赔偿 E关心病人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参考答案:D 造成有意伤害时主动积极赔偿,不属于有利原则。 --------------------------------------------------------------------- 7.对医学伦理学不伤害原则的准确理解是对病人 A避免责任伤害 B避免技术伤害 C避免躯体伤害 D避免心理伤害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在医学实践中,不伤害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 --------------------------------------------------------------------- 8.下列做法中不违背医学伦理学无伤害(不伤害)原则的是 A因急于手术抢救患者,未由家属或患者签手术同意书 B发生故意伤害 C造成本可避免的残疾 D造成本可避免的病人自杀 E造成本可避免的人格伤害 参考答案:A BCDE四项都对患者造成了伤害。 --------------------------------------------------------------------- 9.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 A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B可在预防机构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C可在保健机构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D可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预防、保健机构,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E可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参考答案:A 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注册的时限为两年。 --------------------------------------------------------------------- 10.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 A履行医师职责 B遵守职业道德 C从事医学研究 D遵守技术规范 E保护患者隐私 参考答案:C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一)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二)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三)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四)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五)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六)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七)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 11.申请个体行医的,须经执业医师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E五年 参考答案:E 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 12.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 A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B可在预防机构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C可在保健机构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D可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预防、保健机构,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E可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参考答案:A 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注册的时限为两年。 --------------------------------------------------------------------- 13.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中,不包括 A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医疗机构试用期满一年 B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试用期满一年 C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预防机构试用期满一年 D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保健机构试用期满一年 E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试用期满一年 参考答案:E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 14.新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 A传染病病死率太高 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菌药物 C环境严重污染 D城市人口增多 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参考答案:E 现今社会,慢性非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来大。 --------------------------------------------------------------------- 15.下面哪项不属于临床预防医学的特征 A是在临床场所执行的 B包括对终末期患者执行临床关怀 C主要针对慢性病 D对象是健康人和“无症状”患者 E是一级和二级预防的结合 参考答案:D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发病后期)预防。针对发病后期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病残。 --------------------------------------------------------------------- 16.以下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 B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 C费用是社区或国家在各个发展时期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 D处于一个国家卫生系统的最顶端 E它使卫生保健尽可能接近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场所 参考答案:D 初级卫生保健是个人、家庭和社区同国家卫生系统保持接触的第一步,是卫生保健持续进程的起始一级。 --------------------------------------------------------------------- 17.罹患率可以表示为 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 D(观察期内的新病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参考答案:B 答案A、D分母为同期平均人口数,即某一时期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的平均数,属于发病率之定义,而E的分子为观察期内所有新旧病例数,本题的答案应是在观察期内新发生的病例数。 --------------------------------------------------------------------- 18.表示某特定时间内,被观察的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 A病死率 B发病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治愈率 参考答案:D 患病率表示某特定时间内,被观察的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 《全科医学概论》题库 1.COPC的基本要素为(A) A.基层医疗、社区人群、解决问题的过程 B.基层医疗、社区人群、健康管理调查 C.三级综合医疗、社区人群、解决问题的过程 D.基层医疗、解决问题的过程 E.基层医疗、社区人群、健康问题的评估与处理 2.首先用定量和定性方法来评估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的是(A) A.霍尔莫斯和RaheRH B.Rakel C.卢梭 D.迈蒙尼提斯 E.科赫 3.以患者为中心的接诊五步骤,第一个是(A) A.倾听 B.理解 C.容许 D.建议 E.协商 4.家庭照顾的服务等级中2级是(A) A.提供医疗信息和咨询 B.对家庭的考虑较少 C.同情和支持 D.家庭治疗 E.评估和干预 5.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意味着(A) A.既重视病人的主观医疗服务需求,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