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那个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华脾胃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应部分读者的要求,给大家讲一讲,虚热胃痛的事儿。 我跟你讲啊,在很多胃痛患者里头,有很多人,属于胃阴不足,有虚热。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胃溃疡这个病。 我给你讲个真实的医案故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是38岁,医案记载姓车,是一个农民。 此人,早在三年前,就被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平时倒还好说,只要一入秋,立刻犯病。情绪不好的时候,症状会加重。 三年来,此人一度在本地一位乡医那里治疗。郎中说了,你这脾虚,而且肝郁气滞。所以,得补气健脾,疏肝行气。 治疗的结果怎么样?一开始,还有点效果,但是往后就越来越不行,疼痛感越来越重。 没办法,患者只好另投别处。 后来,此人找到一位医家,事情有了转机。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而细数,舌红少苔,胃里头灼热隐痛,口燥咽干,不想吃东西,只想喝凉水。大便干,拉出来像羊屎一样。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生地、玉竹、沙参、麦冬、黄精各8克,石斛、太子参各30克,玄胡索、白芍各12克,佛手、炒川楝各6克,冰糖(烊化兑服)、炒山楂各24克,儿茶(研末冲服)、甘草各4.5克。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惊喜地发现,胃痛已经消失了。接下来,原方又用10剂,所有不适症状完全消失。 接下来,原方稍作加减,又调理了一个多月,这时候再做胃镜检查,发现溃疡已经消失。 对这样的结果,患者大呼意外。随访半年,病情再未复发。 这是我早年在研读消化道溃疡病治疗验案的时候,看到的一则故事。我觉得非常典型,所以记录下来。 这里的道理,我给你简单说说。 其实,从辨证的角度来说,这个患者属于典型的胃阴不足,虚热内扰。 你看,此人舌红,少苔,胃中灼热,便干,口燥,这些都是胃阴不足的表现。脉细数,乃热迫血行。脉弦,主阴血亏少,脉道失养。 因为胃中灼热,所以患者就想多喝凉水来中和。 那么,患者的这个胃阴,是怎么伤的呢? 诸多原因里头,不容忽视的就是过往的治疗失当。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你看,患者之前用的是补气和疏肝之品。这类药,都偏温燥,容易伤及胃阴。 事到如今,怎么办好呢?肯定得滋补胃阴了。我们来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吧—— 生地、玉竹、沙参、麦冬、黄精各8克,石斛、太子参各30克,玄胡索、白芍各12克,佛手、炒川楝各6克,冰糖(烊化兑服)、炒山楂各24克,儿茶(研末冲服)、甘草各4.5克。 其中,生地、玉竹、沙参、麦冬、石斛,用于滋补胃阴。黄精,滋阴补脾。太子参,益气养阴。 在这个基础上,用玄胡索、白芍、川楝子止痛,以佛手疏肝理气。 阴虚日久,灼伤络脉,容易形成淤血。故而,以山楂化瘀,用儿茶活血定痛。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实,这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在消化内科里面是非常多见的。胃阴不足,虚热内扰,是其中比较普遍的类型。说到底,我觉得,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寻常医者,都应该对此类症候的形成,做以了解。因为在治疗之初,选择疏肝行气止痛之品,是常规做法。而这种做法,又常常伤及胃阴。所以,我们必须对这种症候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改变思路,审时度势。如果还是一味地补气、疏肝、行气,那必然进一步伤及胃阴,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医案里这个配伍,其实是益胃汤的加减。非专业读者朋友,应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专业的读者朋友,不妨认真吸取其中的精华。毕竟,此类患者十分普遍。我们应该努力掌握其中的证治规律,造福大众。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hl/8245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