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我们经常会在体检报告中看到这样的词 “结节、增生、息肉、囊肿”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会不会发展成癌? 很多人开始惴惴不安 别急,晟和君带你了解 这些身体里“多余的东西” 结节01甲状腺结节:95%都是良性的甲状腺结节95%都是良性的,体积过大的要当心。 只有少数结节体积过大致使呼吸、吞咽困难,蔓延到胸腔,或高度怀疑其为恶性时,才需要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 而一些体积较小且对身体没有明显影响的结节,一般无需处理。 温馨提示 如果结节大小在1~4厘米,一定要定期做检查。另外体检报告上有这样的字眼,医院就诊: 1、甲状腺结节4级以上 2、边界不清 3、微小钙化灶 4、高度怀疑甲状腺癌 02肺部结节:小于8毫米不用怕一般年龄大、肺部有基础疾病的人,做检查易发现肺部结节。肺部结节可能是肺炎、肺结核,也可能是以前肺结核留下的疤,而真正是肺癌的比例很小。 肺结节90%以上是良性的,对于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3个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检查。1厘米以上的大结节,建议要尽早诊治。 温馨提示 这几类结节最危险: 不断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 结节边缘不规则,呈棉花状 开始侵犯胸膜的结节 03乳腺结节:不痛的结节最危险乳腺结节是对乳腺占位的一种描述,常见于乳腺增生及乳腺肿瘤性疾病。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及乳腺癌等都可以表现为乳腺结节。 虽然乳腺结节90%以上都是良性的,恶性情况比例非常低。但是,发现乳腺结节,医院就诊,检查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 增生01乳腺增生:正常生理现象,多是良性青春期女孩子乳房发育长大,妊娠哺乳期间乳房发育长大,乳房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的周期性乳房疼痛,都会导致乳腺增生,通常无需用药和治疗。 提醒大家,乳腺增生的好与坏,不是根据疼痛的程度区分,大多“坏的”东西不一定痛。有增生、有包块及时排查,早发现早治疗。 02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也就是“骨刺”,尤其是颈椎、腰椎和膝关节。有些老人认为,骨刺就是病,发现一定要将其取出,其实骨刺通常被认为是人体代偿性的增生,即通过增生来帮助支撑身体、稳定关节。如果没有给身体带来不适,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息肉01胆囊息肉:1厘米以下不用手术胆囊息肉其实就是胆囊黏膜上隆起的一个“肉疙瘩”,算是良性肿瘤,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取决于息肉的大小。 一般来说,息肉直径在0.1厘米或0.2厘米以下,患者完全不必恐慌,每一两年内做一次B超检查即可。 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那就有高度癌变的风险了。患者需要进行病理检查,一旦癌变则需立即切除胆囊,严重者还需要做切肝手术。 02宫颈息肉:大部分是良性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45岁以上女性要警惕宫颈息肉,绝大多数宫颈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癌变。 年龄超过45岁,尤其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女性,应及时摘除息肉,将息肉送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03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会出现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比较容易被医生发现。 一旦出现鼻塞感加重症状,医院做检查。如果确诊是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以缓解鼻塞,恢复鼻呼吸。 04结直肠息肉:分清炎性还是腺瘤性部分肠息肉易癌变,应该及时治疗。肠息肉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前者为良性,后者则容易发生癌变,若不经过治疗,在50岁前发生癌变的几率非常大。 05胃息肉:发现了就得切除胃息肉有恶变的“潜能”,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 囊肿01先天性肝囊肿:小于3厘米不用治肝囊肿是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以先天性肝囊肿最为常见,多为发育异常造成胆管梗阻,可单独发生,也可与肾、肺或胰等遗传性多囊疾病伴发。 无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十分常见,它生长缓慢,早期无任何不适。囊肿直径小于3厘米又无临床症状者,不需手术处理,但要进行动态观察囊肿有无发展。 直径大于10厘米以上的肝囊肿,可引起各种压迫症状,如右上腹或肝区隐痛或胀痛等,应定期做B超扫描动态观察囊肿有无发展。 02乳腺囊肿95%的乳腺囊肿无需做特殊处理,只要定期观察,每半年做一次B超。 03肾囊肿以单纯性肾囊肿较为多见,绝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为良性,恶变几率微乎其微,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发现前,几乎没任何症状。 如果肾囊肿小于5厘米,且没有给患者带来不适,大可不必治疗,一般3-6个月复查B超观察其变化即可。 子宫肌瘤只有下面四种情况需治疗: 第一种,子宫肌瘤长得很大,单个肌瘤超过6厘米时需手术。 第二种,当瘤子小于6厘米但往子宫前面生长、压迫病人膀胱导致尿频等时,需手术。 第三种,同时出现大出血、月经量很多,药物治疗无效时,需手术。 第四种,肌瘤生长较快,绝经后肌瘤仍生长,这些情况就需要排除恶变可能,可能需手术治疗。 第五种,肌瘤同时伴有不孕,或者多次出现流产考虑与肌瘤有关者。 每年一次精准体检让生命有保障 癌症、肿瘤不是一瞬间出现的 体检发现上述征兆 医院进一步检查 来源:参考微医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hl/8240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