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3989.html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万 中国约占其中的40%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 居第二位 死亡率排名第三位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演变的 复杂病理过程 如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活饮食因素 感染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 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大多数胃癌遵循从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演变发展过程。 早期胃癌会有明显的症状吗?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 1、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 2、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中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 1、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2、胃部疼痛; 3、恶心、呕吐; 4、出血和黑便; 5、其他症状如腹泻、转移灶的症状等。 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多数胃癌发现时即为进展期或晚期,预后差,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预后好。 在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胃癌发现时已是进展期。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但遗憾的是,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不到10%。因此,早筛早诊对于改善胃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筛查早期胃癌有什么方法? 内镜筛查及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胃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也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建议胃癌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符合下列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筛查: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是侵入性的检查,第二是非侵入性的检查。 侵入性检查是我们在胃镜下,从胃内取一块活组织,进行尿素酶试验,或者是进行病理的嗜银染色,还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非侵入性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和呼气试验,血液检查是指抽血检查血中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 粪便检查是检查粪便中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抗原,呼气试验是通过患者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来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呼气试验我们分为碳13和碳14检查。碳14检查由于有放射性,不能用于儿童和孕妇的检查,而碳13的检查因为它没有放射性,所以对于儿童和孕妇也是可以适用的,对于复诊的病人,一般我们不选用血的抗体检查,一般会选择呼气试验。 温馨提示 我院东、西两院区均可做内镜检查服务,早筛早诊对于改善胃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有需要的患者可致电咨询预约内镜检查: 1、东院区咨询电话-。 2、西院区咨询电话-。 医院消化内科中医院消化内科为区级重点学科,下设消化内一科(西院区)、消化内二科(东院区)、内镜中心和专科门诊。科室坚持整体提升、精准诊疗、合作跨越的发展策略,秉承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内镜微创诊疗、中西医结合、慢性肝病防治作为发展方向,努力为患者提供高水平消化疾病诊疗平台。 科普指导专家张绍荣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综合内科主任兼消化内二科主任 医院消化内科博士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消化内科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真菌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缺血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IBS、消化道肿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肝及药物性肝炎的诊治,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胃镜、肠镜的检查、诊断以及内镜下治疗,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市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学术任职: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幽门螺杆菌与微生态组成员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肝脏疾病学会脂肪肝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深圳市女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常务委员 人才队伍科室人员56人,人才结构及人才梯队建设日趋合理和完善,科室医师现有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8名、初级职称7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9名;护士人才结构: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20人。 诊疗范围一、消化疾病诊疗范围: 1、食管疾病: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食道异物、食管溃疡、食管癌、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食管良性肿瘤等。 2、胃疾病:急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胃良性肿瘤、胃癌、原发性胃淋巴瘤、胃内异物等。 3、肠道疾病:急慢性肠炎、慢性腹泻、便秘、肠道菌群失调、肠息肉、下消化道出血、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肠道良性肿瘤、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伪膜性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缺血性肠病。 4、肝胆胰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脂肪性肝病、肝功能异常查因、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原发性肝癌、肝脏良性肿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肝脓肿等。 5、其他类:腹腔积液、不明原因腹痛、不明原因腹泻。 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1、无痛胃肠镜诊疗技术全面普及,内镜人次近例,内镜微创手术均在无痛下完成。 2、内镜下切除胃肠息肉技术非常成熟,每年达余例,降低了胃、结直肠癌发生率。 3、科室首创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新技术——内镜断流黏膜下切除术(EDSR)可以安全快速切除黏膜下肿物,为患者带来福音。 4、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超声内镜、隧道技术、胶囊内镜等高端内镜技术日益成熟,特别是ERCP及相关技术,救治了许多危重患者,将成为中心的一张名片。 5、肝硬化并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技术,已成为中心特色,挽救了众多患者生命。 6、ERAT技术:内镜下逆行阑尾冲洗,是一种简便、无创、无疤痕的内镜下微创手术,通过插管、造影,冲洗、引流等操作。达到快速减低阑尾内压、消退炎症的目的,而保留完整阑尾。避免了手术的创伤。 7、内镜下痔疮套扎术经内镜痔上粘膜套扎术该方法保持了肛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成整性,修复肛垫,不破坏或损伤痔组织,减少了传统的吻合器痔固定术和痔胶圈套扎术所致的相关并发症。 8、胶囊内镜检查,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 三、消化内科诊疗技术: 1、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技术(FibroTouch),可无创、定量地测定肝脏脂肪变、纤维化数据,明确诊断脂肪肝、肝纤维化,判断疾病发展程度,指导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 2、全套胃肠动力检查技术,包括食管测压、胃肠动力检测、肛肠测压等,为胃食管反流病、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便秘等功能性胃肠疾病诊疗提供有力的平台。 3、早癌筛查诊治技术,可向早癌高危人群提供HP检测、胃功能检测、胃镜精查、内镜下微创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一系列配套诊疗,从而将早癌扼杀在摇篮中。 4、幽门螺旋杆菌(hp)诊疗技术,可在C13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HP培养+药敏检测、HP抗体检测等最完备的检测手段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精准化HP根除方案,从而提高HP检出率及根除率,为患者带来福音。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