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长假过去了,也都该收拾收拾心情,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啦!每年十一,最期待除了小长假,就是大闸蟹了。秋风起,蟹脚痒,此时的螃蟹黄多肉肥,所谓“九雌十雄”,说的就是吃蟹时间。

《本草纲目》记载: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但是任何食物都不可多食,螃蟹性寒,即便是配上生姜再加以烹饪,去了很多寒性,但是多食还是会损伤脾阳。

?脾阳虚常常表现为腹痛喜温喜按,腹胀纳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或肢体困重,周身浮肿,小便不利,大便溏薄清稀;女性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脾阳虚也会引起胃阳虚。

?胃阳虚还会表现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舌淡,苔白,脉虚弱。

吃蟹一时爽,脾胃坏了这可遭罪了,在这个肠胃容易“受伤”的期间,医院胃肠科主任张晓辉主任医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运用中药健脾和养胃。

张晓辉主任医师

长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吉林地区胃肠疾病权威中医专家

年生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5年,在胃肠病的领域获得科技进步成果奖7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四等奖一项,优秀成果奖一项)。25篇论文,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及国家级学术交流会上发表。

擅长治疗:胃肠病,慢性结肠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腹泻,便秘,咳嗽,心肌缺血,冠心病,低热等内科疑难杂症。

百合,生长于神州大地,富有寓意。老百姓常用“百年好合,早生贵子”来祝贺新婚之人。而百合的菜式、甜品、汤粥也一直广受人们的喜爱。

百合:调中焦脾胃

百合属百合科百合属草本植物,是很好的药用植物。百合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食用历史悠久,兼具滋补保健功用,被誉为药膳佳品。

中医应用百合防病治病的历史长达余年,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称其有“补中益气”的功效,而此处的“中”指中焦脾胃。历代中医药书籍对百合的功用和主治多有描述,尤其是清代名医刘若金在其所著的《本草述》中对百合的功效做了比较简明扼要的概括:“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在养正而更能去邪,为渗利和中之美药也。”

茯苓:预防胃溃疡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中医发现和使用茯苓的历史十分悠久,《淮南子》中即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描述。《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此后历代中医药古籍均沿用《神农本草经》的观点,认为茯苓不仅是一味常用中药,也是滋补食品。

茯苓味甘,性平,古人称为“四时神药”,民间素有“一两茯苓一两金”的说法。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

三道养胃药膳

百合和茯苓功效如此好,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如何用它们来养胃,下面推荐三款养胃药膳。

1百合粥

取粳米克、鲜百合50克(或干百合30克),冰糖适量。将鲜百合洗净、去皮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煮至粥将成;加入备好的鲜百合或干百合粉,继续煮至粥成即可。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2百合南瓜露

取鲜百合50克、南瓜克、牛奶毫升、冰糖适量。鲜百合洗净、去皮备用;南瓜洗净后剖开,去皮籽,切小块,上锅蒸熟后捣泥;砂锅中放适量清水,煮沸后慢慢加入南瓜泥,不停搅拌,待煮沸并成为羹糊状时,调至小火,加入鲜百合及牛奶;5分钟后,调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3

八珍茯苓糕

取茯苓克,淮山药、白扁豆、炒薏米、芡实、莲子肉(去芯)各50克,太子参或党参10克,糯米粉克,绵白糖、酵母粉适量。将茯苓研磨成细粉,过筛,去筋和杂质,备用;淮山药、白扁豆、炒薏米、芡实、莲子肉、太子参或党参研为细末,备用;糯米粉、茯苓粉及另7种药材的细粉混合,加入适量绵白糖、酵母粉、温水,和匀,上锅蒸糕。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服药膳的同时要注意调畅情志,规律起居,节制饮食,以更好地顾护胃气。

稿件来源丨外宣办后台制作丨柯俊芬李金书责任编辑丨郭立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by/8214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