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一半的胃癌发病、死亡病例都集中发生在中国,养胃等于养命,养胃关键就是保护好胃粘膜,因日常生活中,来自外界的诸如饮食、药物、细菌感染等因素会接二连三的损伤胃粘膜,使得细菌、病毒容易入侵。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人体胃部始终处在“损伤—修复”如此反复的动态平衡中,即每隔数天胃黏膜就要重生一次。 同比之下,日本的胃癌病死率则低得多,同样是使用筷子,为什么差异这么大?日本人这些举措值得我们深思。 日本人的共识:医院做一次胃镜检查。一项调查反馈,日本每年做胃镜检查的人超过万,而日本人口仅1.3亿不到,即每8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位常做胃镜检查。 推行分餐制:胃癌可通过口口传播,如果多人共食一道菜肴,其中一人患胃癌,其体内的致癌物质可被分享。因此日本人加大这方面的饮食教育,实施分餐制,分餐可由厨师、服务员或者自己操作,以及鼓励使用公筷,减少互相传染几率。其次他们还相互叮嘱,当吃到七八分饱的时候便劝对方别再吃了…这些举措降低胃癌发病率,即使不慎罹患胃癌,他们5年内生存率亦很高。 技术的领先:日本对癌细胞的检测技术是首屈一指的,对癌细胞检测,世界水平为15mm,而日本的技术只要癌细胞大小超过10mm即可被检测出来,他们也能尽早知道自己罹患胃癌并阻止其继续发展。 抛开这种差异,人们再年少轻狂也应懂得养胃 1、哪些人容易得胃病 (一)饮食不健康的人 长期酗酒、吸烟、偏爱重口味或饮食无规律的人,如果有肥胖的症状,胃癌发生几率会更高。 (二)生活压力大的人 工作压力大不规律作息的人,加上长期熬夜,人体内脏可能出现功能失常,如功能性胃肠病,肠胃型感冒就是这样产生。 (三)幽门螺杆菌患者 不少人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尤其是女性,它是慢性胃炎的首要原因,不加以防范,后期肠胃免疫力下降后还会衍生出胃溃疡疾病、胃淋巴瘤,严重者胃癌,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得胃癌的人不在少数。 2、好好养胃应从拒绝做起: (一)拒绝不洁饮食 接着上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数因为吃了不洁食物或存在不洁习惯(接吻、吃生肉等)使然,应懂得注意个人卫生。 (二)拒绝无度饮食 晚餐不宜吃过多,不要把一天最营养的菜肴屯到晚餐或者夜宵中食用,规避这种情况减少人体肥胖的可能,吃得越多胃酸分泌也就越多,我们要避免胃酸大量分泌损伤胃粘膜。 (三)拒绝不良情绪 当人处于情绪波动不稳定时期,胃黏膜极易受损,因为不良情绪影响大脑皮层后会传导不正常的神经信号,身体各项系统紊乱,表现在胃可见人体胃部血管收缩、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排空障碍等。 (四)拒绝滥用药物 毁坏胃粘膜的三种药:非甾体抗炎药,如保泰松、布洛芬等;乙酰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等;皮质类激素药物,皮炎平等,这些药物与人体胃粘膜是敌人,需要严控其用量。 做好这些,妥善养胃,愿你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8228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