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疼痛非常常见。来到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超过一半以上是因此而来。上腹痛的原因也非常多,大致按照好发概率排序,它们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胃酸过多/饮食酒药/精神心理等因素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胆汁反流性胃食管病、上消化道肿瘤、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横结肠疾病、左或右侧肾脏疾病、心脏疾病、肺胸膜疾病等。在这两个巴掌大的地方,有这么多器官的疾病需要鉴别诊断,你恐怕要晕了,别急!其实,最为常见的还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经常性有患者挂号后径直来开药,开口便说,“我有胆囊炎(或胆结石,或胆囊息肉),请给我开某某药”。有些医生赶上病人多的时候,不假思索便为他开了,如此高效,省时省力,皆大欢喜。碰到我这样的啰嗦大夫,总不免要追上一句,“您是如何知道自己患上胆囊疾病的?您有什么样的症状?”回答有多种多样,最为典型的回答是:“B超提示我的胆囊壁毛糙/结石/息肉。前面医生给开了消炎利胆的药物,它对我的肚子疼管用,但一停就不行。”我请求道:“请露出肚脐、把疼的位置指给我看一下,好吗?”他指给我看的位置在脐上正中,或稍偏左、或稍偏右,并不靠近右肋缘的位置。我笑了,再问:“请问是空腹时疼痛,还是餐后疼痛,有没有半夜痛醒过?”“半夜有痛醒过。每次腹痛的时候,我稍吃点东西,它就会好受些。”这是典型的酸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腹痛,与胆囊疾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我会请他拿出B超报告,指图告诉他,他的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液清亮,即便胆壁稍厚、有小的结石或息肉,并无妨碍。其实,临床上发生胆源性腹痛的概率是不高的,胆囊只要形态、功能正常,通常不会给我们惹麻烦,有80%的胆囊结石是“无症状胆石(silentstone)”,它与我们的腹痛无关。患者所叙述的腹痛位置偏离了胆囊体表投影及牵涉痛位置,发作时间是在空腹状态下,进食后可以缓解,这更符合胃十二指肠的酸相关或胆汁反流相关疾病的特点。而胆系疾病的疼痛位置多位于右肋缘下方,牵涉右肩胛或右肩,通常是在进食油腻后诱发,进食并不能缓解、反而加重。我们不能因一张B超报告的文字描述而一叶障目,把一切腹部不适的原因都用胆系疾病来解释,我们应该仔细问诊,了解当前患者腹痛的解剖定位及病理生理特点,或可借助多种实验室检验与器械辅助检查进一步求证,理清头绪,还原疾病的来龙去脉,找出腹痛发生的真实原因。对于上述病况的患者,直接开某些治疗胆囊炎的成药的处方,显然是不对的,酌情安排胃镜检查,才是正确的诊治方向。除去上面这个典型的例子,看病误入歧途其实很普遍。比如:有些人喉咙异物感,长期看耳鼻喉科门诊;有些人经常性夜间咳嗽,总是徘徊在呼吸内科门诊;有些人胸骨下段后方疼痛,一直怀疑自己患上了心脏病。其实,他们可能都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真正该看的是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大多数乃胃酸反流所致,属于酸相关疾病。如何鉴别酸相关疾病、胆系疾病及上面提及的非消化科疾病?我常教给年轻医生及患者一个简单的方法:当出现相关症状时,迅速嚼服2片铝碳酸镁,徐徐干咽,数分钟内症状改善者,则很可能是酸相关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8228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