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前突又称直肠膨出,是后盆底松弛性疾病,后盆底是指自宫颈环至会阴体部分,包括主骶韧带、阴道顶端结构、直肠阴道筋膜、会阴体以及肛门外括约肌。直肠前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口梗阻型便秘,其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在中老年女性中发病率为75%~81%。 62岁的王阿姨已被肛门前肿物膨出及便秘折磨30年之久,近两年,其肛门膨出肿物越来越大,且不能自动回纳,每次排便后都需用手还纳,便秘的问题药物治疗也无法缓解。“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这日子过得太糟心了。”王阿姨曾辗转多地求医,未能解决长期便秘的痛苦。 “经检查,诊断患者为直肠前突致出口性梗阻型便秘”,医生介绍,该患者患病时间很长,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情况较为严重,手术治疗是比较好的方法。术后第3天王阿姨即能通畅排便,肛门前肿物膨出的症状也消失了。 便秘长期不愈、大便会变干燥的患者用力排便过程中,其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容易受到压力挤压而出现松弛,引发直肠前突。中老年女性绝经后全身弹性纤维减少,直肠阴道隔松弛,是直肠前突的高发群体。 另外,产后发生直肠前突的情况特别普遍,医生表示,女性在分娩过程中阴道因胎儿经阴道分娩时,直肠壁部分肌纤维组织会失去张力或发生松弛,如此情况下就会造成直肠前突,如直肠反复向前膨出大便梗阻可导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酸胀痛,并有引发直肠溃疡、出血、数天不排便与排便不净等,这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该病通过简单的直肠指诊及钡剂灌肠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直肠指诊可触及直肠前壁有一圆形或卵圆形突向阴道的薄弱区。钡剂灌肠造影可见直肠前壁向前突出,钡剂通过肛管困难,前突的形态多为袋状,鹅头角状或土丘状,边缘光滑,用力排便时表现明显。 直肠前突会造成排便困难、便不尽、排便时间间隔时间长、肛门下坠感、腹胀等症状,治疗不当还会引发出更多疾病,如肛周脓肿、肛瘘、肛窦炎甚至有发生癌变的风险。医生提醒,中老年女性、有慢性便秘史患者和怀孕分娩后的女性,日常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科学预防便秘,出现直肠前突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医院肛肠科诊治范围:痔疮(各种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各种单纯及复杂性肛管瘘、直肠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周围间隙脓肿、脱肛、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全层脱垂、肛门瘙痒症、肛门湿疹(肛门、肛管湿疹及溃疡等)、肛乳头瘤、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各种急慢性直肠结肠炎及溃疡、便秘及腹泻等。并且科内专门配备女大夫,针对女性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个性诊疗方案,完善的隐私保护措施,女性肛肠患者能够得到安心专业的诊疗。门诊:病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8209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