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概述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 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 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幽门螺杆菌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对它的定义: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高危致恶变因子,幽门螺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大多数常见的胃炎疾病均由幽门螺杆菌所造成,在治疗过程应加入抗生素。 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全世界自然人群Hp感染率高达50% 中国自然人群Hp感染率约54.7% 城市发生率比农村低 35岁以上人发病率高,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 ﹥50岁人群感染率为50%~80% 小孩复发率高 传播途径 口口传播:中国保守的喂养方式,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如果家长患有慢性胃炎,就会将病菌通过口口喂养的方式污染给孩子。 恋人之间的亲吻: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 打喷嚏传播:患者打喷嚏可以通过鼻腔将幽门螺旋杆菌一起排出,并且有浓重的异味,需区别于口腔炎症。 医学界多数学者认为“人-人”、“粪-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临床症状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 4)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时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 检查方法 细菌的直接检查 尿素酶检查 免疫学检测 抗体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尿素呼气试验 尿素呼气试验——原理是HP在体内产生尿素酶,用13C或14C标记的尿素由受试者服下后,即分解产生带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收集呼气标本,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或用气体核素质谱仪检测标记的二氧化碳。 尿素呼气试验(UBT) 检测仪器: C13:质谱仪/红外能谱仪 C14:液闪计数仪或GM计数 ●C13或C14尿素呼吸试验的区别 ●C13稳定性核素,五放射性,费用贵 ●C14费用较低,释放射线,有放射性,不宜用于儿童 诊断标准推荐 非侵入性方法 C13或C14尿素呼吸试验 目前全球公认的“金标准” 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原理 正常人胃内没有酵素梅,不能分解尿素,如果感染HP,HP能分泌尿素酶,把带示踪标记(C13或C14)的尿素分解为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13或C14O2),收集肺内排出的二氧化碳,就能判断有无HP感染 尿素呼气试验的优点 ■反应时间短,成本低 ■无痛苦,对于病人无侵入性的影响 ■无交叉感染 ■使用方便,分析简单 ■科检测到现症感染 操作步骤 1.患者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吃一粒胶囊 2.静坐15分钟, 3.往集气卡中吹气1-3分钟, 4.然后把卡放到仪器上自动检测,几分钟就可打印结果,自动显示具体数值并判断阴阳性。 半小时检查结束 预防措施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忌烟、酒、咖啡及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物质可降低某些药物的生物活性从而减低治疗果。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胃内PH值是影响因素,应尽量避免使用在酸性环境下容易失去抗菌活性的药物。 根除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无窗的卫生间要定期紫外线灯30分钟以上时间杀菌消毒。 饮食注意 首先我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我们要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禁止吃生冷等一些不新鲜的瓜果蔬菜,吃前要清洗干净。 避免进食刺激性饮食,对冷食和辣食等刺激性食物需根据个人条件、原有的饮食习惯和季节选择,避免多吃少餐,禁止吸烟喝酒。 饮食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每天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等都可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 治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总的讲来,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一般20%,且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 ①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如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联疗法; 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③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④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 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国内外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有:胃复春片、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呋喃唑酮、有机胶态铋剂(de-nol等)、胃得乐(胃速乐)、乐得胃、西皮氏粉和胃舒平等。 溃疡病患者尚可适当结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加上两种抗菌素,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上一种抗菌素。 用药方案: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或者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甲硝唑) 治疗时间:疗程一般为两个星期。由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抗菌方案的广泛应用,有可能扩大耐药性问题的产生。因此,将来替换性的治疗或预防策略,如疫苗预防或免疫治疗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HP感染与儿童消化性溃疡 儿童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不甚明了,发病率低于成人。除遗传等因素外,HP同样是儿童溃疡病的促发因素和复发因素一项对13例患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在球溃疡发作前,所有患儿均有HP相关性胃炎病史 儿童HP感染诊断 尿素呼吸试验属非入侵性检查,C13尿素呼吸试验无放射性,结果准确,是诊断小儿HP感染和鉴定治疗效果的良好方法。其缺点是费用大,难以广泛应用 C14代替C13标记尿素可以大大降低费用,但因C14有放射性,应用于儿童尚有顾虑。 Hp感染是胃癌的始发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 自儿童期控制Hp的感染,不仅可预防治疗良性上消化道疾病,也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活性与繁殖能力,是一种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细菌 简单的检查、简单的治疗能够根治幽门螺杆菌 注意 幽门螺杆菌原本就跟人类共生共存千百万年,研究显示不同种族也有不同的幽门螺杆菌,研究幽门螺杆菌的差异,还可以作部族迁移的证据。所以能够与人类共存共荣,一定有其必要性的一面。幽门螺杆菌的大量出现,是因为整个消化系统内在的平稳受到破坏,幽门螺杆菌才大量滋生,也才导致溃疡。所以不恢复整个消化系统的稳定,汲汲追求消灭幽门螺杆菌,难免舍本逐末,最後还是没有能够完全解决问题。 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48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