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胃”,很多人都有胃病,消化科也是人满为患。 事实上,胃酸过多是胃肠道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之一,而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可以有效且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从而缓解胃部的不适,属于消化科较为常用的药物之一。 今天,我们就听石浩强主任,为大家起底奥美拉唑的三十年“发家史”。 作者介绍/石浩强 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副主任药师,药学学士,医学硕士。粉丝超过万。 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理事;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学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使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信用与能力评价专家库专家;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药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医疗质量与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者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黄浦区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黄浦区医学会药事质控专家组成员;第二届黄浦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常委;第三届黄浦区科协委员,第三届黄浦区红十字会理事。 国家级核心杂志《中国临床医师杂志》、《中国医刊》、《药学服务与研究》编委,《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审稿专家。 ” 胃酸与消化道健康的纠葛 19世纪20年代,一个叫圣马丁的美国男子胃部受伤,战地医生博蒙特赶到现场为他进行了救治。 圣马丁被救活了,但是胃部却留下了永久的伤口。 非常有心的博蒙特医生将他带回了家,采取将食物倒进其胃内的方法来观察整个的消化过程,从而发现了游离的胃酸。 事实上,胃酸具有帮助胃肠道消化蛋白、吸收钙、铁离子及帮助人体抵御胃肠道细菌感染等作用。 但是过多的胃酸分泌则可能会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烧心、嗳气、消化道溃疡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消化道溃疡对世人来说,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患者饱受该病的痛苦与折磨。 对于胃酸过多的治疗当时主要是通过服用抗酸药来中和胃酸,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只是能暂时缓解病情,不可能治愈。 奥美拉唑出现前,替丁类药物在争夺“抑酸霸主”之位 到了20世纪70年代,葛兰素史克公司上市了一种组胺受体(H2)阻滞剂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与后来作用机制相类似的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显著地抑制胃酸分泌,是成千上万胃酸过多患者的“大救星”,这类药物能显著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正当西咪替丁、雷尼替丁为争夺治疗“胃溃疡霸主”的地位斗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奥美拉唑开始慢慢地对它们产生了威胁。 这是因为H2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受到食物的刺激而不能完全地抑制胃酸分泌,而奥美拉唑对于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则与刺激方式无关。 三十年磨一剑,命运多舛 奥美拉唑的研发可谓命运多舛,真的是三十年磨一剑。 一开始因为有人发现麻醉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在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开展了一项胃肠研究计划,意图通过麻醉剂的类似合成物来抑制胃酸分泌。 在年合成了对大鼠胃酸抑制有很好效果,但是对人体无效的化合物H81/75,这使得该项研究几近搁浅。 到了年,抑制胃酸的项目以新的方法被重新启动。年,科学家们发现了较为安全的H/26(苯并咪唑),但该化合物已被其他公司的专利覆盖,最终以H/26的代谢物H83/69(替莫拉唑)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然而,研究又发现该化合物存在引起甲状腺肿大及胸腺萎缩的长期副作用,因而对H83/69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由此得到了化合物H/94(吡考拉唑)。 为了提高药物的膜穿透力、在酸性部位的聚集能力,科学家对H/94再次进行了结构修饰,最终获得了奥美拉唑。 该药的新药申请在年提交,年进入实质性实验阶段。 然而,奥美拉唑在大鼠的终生大剂量毒性实验中,被发现存在内分泌腺增生与肿瘤的严重问题,导致该药物的临床研究在年被中止。 但不久后,研究人员发现,内分泌肿瘤的高发,其实与奥美拉唑并无直接关联,而是与高剂量给与H2受体阻滞剂,或者产生高胃泌素血症的外科手术有关,这是得奥美拉唑的研究得以重新开始。 之后涉及13个国家的45个医学中心的多中心研究证实:在使用奥美拉唑后,95%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可在6周内被治愈。 这使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数量大幅度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上的效果要优于雷尼替丁。 年,奥美拉唑在欧洲上市(商品名为Losec),年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Prilosec),年6月22日,我国也正式批准上市(商品名为奥克,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但在奥美拉唑上市后的评价,患者个体差异很大,很多患者需要更长疗程、更大剂量来进行治疗。 20世纪80年代末,阿斯利康公司又启动了新的质子泵抑制剂的研发计划,最终发现奥美拉唑的光学异构体(S型异构体)埃索美拉唑,并在年以商品名Nexium(耐信)上市。 ▲来源/视觉中国 引领一大批质子泵抑制剂问世 这就是抑酸“神药”奥美拉唑的“发家史”。虽然该药存在个体差异,但仍是消化科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之一,且引领了一大批质子泵抑制剂先后问世。 目前该类药物主要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和卓-艾综合征的治疗,也可用于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此外,奥美拉唑与某些抗菌药物合用,还可用于幽门螺旋杆菌(Hp)的根除治疗。 康复小编 发表于今天康复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