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大多是由于病变部位受炎症刺激引起胃部痉挛,产生痛感而引起的。

另外,由于暴饮暴食、精神紧张等客观原因也会导致胃痛。那么,胃痛时如何辨证选用中成药呢?

胃寒证:过食寒凉,损伤胃阳所致。

症见:胃凉隐痛、口淡纳差、喜热饮食、大便稀溏、畏寒肢凉、神疲乏力;

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患者,常选用温胃舒胶囊,每次3粒,一日两次。

饮食积滞证:脾胃不和,积滞内停所致。

症见:胃脘不适、疼痛胀闷、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见口臭而渴、心烦、大便臭秽或溏薄或秘结,苔厚腻、脉滑实;

多见于急慢性胃炎患者,可选六味安消胶囊,每次3~6粒,一日2~3次。

中焦气滞证: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所致。

症见:胃脘满闷、两肋胀痛、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者多见,可用胃苏颗粒治疗,每次15g,一日3次,15日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或遵医嘱。

气滞血瘀证:胃痛日久,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所致。

症见:胃脘疼痛、痛处固定、吞酸嘈杂,或见吐血、黑便,舌紫暗,或见瘀斑、脉涩,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者常见,多选胃康胶囊,每次2~4粒,一日3次。

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中气不足,失于温养所致。

症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遇冷后发作或痛甚,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用小建中颗粒治疗,每次15g,一日3次。

胃阴虚证:脾胃气阴两虚所致。

症见:胃脘灼热疼痛、痞胀不适、口干口苦、神疲,纳呆,消瘦,乏力,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者多见,用养胃舒胶囊治疗,每次3粒,一日两次。

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气滞血虚所致。

症见:胃脘疼痛,乏力纳差,腹胀便溏,嗳气口苦,胃中嘈杂,脉弦细;

多见于胃痛前期病变及胃癌术后,可选用胃复春片,每次4片,一日3次。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胃肠疾病,一对一免费咨询,点击下方图片

胃肠健康调理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y/8229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