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祥子

责任编辑:祥子

撰文:萌医生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诊室里,一对年轻的父母和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小宝宝来看病,小宝宝没什么大碍,只是轻微的感冒。交代几句后,他们便带着小宝宝离开了。

可是十几分钟后,孩子的爸爸又带着宝宝折了回来。而孩子的妈妈和老人则待在门外,两个人的脸上似乎都带着怒气。

「医生,我能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孩子的爸爸非常小心又很难为情的询问。

「怎么了?」

「我妈妈最近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吃饭呢?会传染给宝宝吗?我媳妇现在不允许我妈待在我家里,说一起吃饭就会传给宝宝!」

显然,他们因为这个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有争吵。

呃,这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解释的清的。

看着这一家子的态度,如果不能解决,估计接下来都没有好日子过,于是我也就给他们科普了一下。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我们人类慢性感染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细菌。

我们知道,我们的胃会分泌胃酸,胃酸非常酸,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但是,却对幽门螺杆菌束手无策。

幽门螺杆菌是人体内唯一一个不怕胃酸、能在胃内长期生存的细菌。

厉不厉害?牛不牛逼?

幽门螺杆菌之所以能在胃酸中生存,是因为它自带一层保护膜。它分泌的尿素酶能分解食物中的尿素产生氨,产生的氨包围着它,使自己和胃酸隔绝,同时中和胃酸,形成碱性微环境。

可以说幽门螺杆菌喜欢存在于PH为1~2(强酸性)的环境中,放到中性环境反而生存不下去,可以说是专为胃酸而生的。

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严重吗

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据统计,我们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成人感染率在60%左右,几乎达到了7~8个亿。而我们孩子呢,虽然感染率可能略低,但是,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数据听着很严重啊!吓得老母亲想立刻、医院做检查。

可是……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疗吗?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

幽门螺杆菌,到底怎么处理?

因为,小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

那么,什么才叫做严重疾病呢?比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更多的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之后,没有任何不适的表现,也就说明没有任何症状。

那么,问题又来了,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但目前还没有任何症状,我们还要去杀它吗?

目前,最新的权威意见是年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以及依据美国胃肠病学学院年的指南,在指南中明确规定,只有两种情况是需要必须根治的:

消化性溃疡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这两种情况似乎很眼熟吧,就是在上文提到过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导致孩子发生的严重疾病。

另外指南中也指出这5种情况可以考虑根治:

慢性胃炎

胃癌家族史

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的

以上这5种情况,建议爸爸妈妈好好的跟自己的主管医生沟通沟通,是否真的需要治疗。

至于以下这几种情况,真的没有必要治疗,比如:

反复肚子痛

莫名其妙查到幽门螺杆菌感染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消化不良等等等等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家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孩子要查吗

不一定!

在门诊经常有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要求检查幽门螺杆菌,理由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种:

早几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被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听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我要给孩子查一个

我家孩子经常肚子痛,有没有可能感染了细菌

我家孩子胃口不好,消化不良

我家孩子夜间睡觉不好

其实呀,这些都不是检查幽门螺杆菌的理由。因为,就算查出来也不需要治疗啊,何必去查呢?

同样的,在上述指南中,专家们建议这6种情况需要做幽门螺杆菌检查:

消化性溃疡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慢性胃炎

胃癌家族史

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对了,就是上述需要治疗那几种情况。

看到这,老母亲的心是不是放下了一半。

家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还能一起愉快的吃饭吗

这个,还真的是一个大难题,原则上是不可以的。因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是粪-口传播,二是口-口传播。

其中口口传播,就是通过口水来传播。

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一起吃饭,一个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大人,他的口腔里是带有幽门螺杆菌的,他用过的筷子夹了盘子里的菜再夹给孩子,很有可能发生传染的。

但是呢,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个理由,把刚刚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人隔离出饭桌。

比如文中一开始提出的这位奶奶,最近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那么实际上她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很长一段时间了,只是最近刚被发现而已。

在这之前,大家已经一起吃饭这么多年了,说不定爸爸妈妈,甚至包括孩子,都已经被感染了,只是没有症状而已。

那么,如果在一起吃饭,如何保护孩子免受幽门螺杆菌的骚扰呢?咱们还是有办法的,我们可以做到:

?推行公筷意识

我们国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如此之高,是跟我们没有使用公筷意识有关。

尤其聚餐的时候,使用公筷,使用分餐制度,不仅在保护他人,也在保护自己。

而使用公筷,是防止幽门螺杆菌快速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不要口对口亲孩子

经常有新闻报道,因为口对口亲孩子,而让孩子感染了什么什么,幽门螺杆菌,也会通过口对口亲孩子来传播。

为了孩子的健康,不管外人还是自己家里人,都不要口对口的亲孩子。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不要口对口喂食

有些地方,在宝宝小的时候,很多食物不会自己咀嚼,大人会把食物咀嚼好,再喂给孩子。

天哪,这里面带了多少大人口腔里的细菌啊,非常的不卫生。

如果宝宝咀嚼能力不够,食物咬不烂,可以使用辅食工具呀。

?注意卫生

一定要教孩子饭前便后仔细洗手,洗手可以阻挡很多很多细菌病从口入,当然也包括幽门螺杆菌。

另外呢,食物的卫生也要注意。比如,水果一定要洗干净再吃,海鲜肉类也要煮熟了再吃,没有过滤的自来水也不建议直接喝哦。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萌医生说

关于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其实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的马歇尔教授为了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元凶(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消化性溃疡和精神压力、生活不规律有关),硬生生的喝下了一培养基的幽门螺杆菌。

理所当然的,他发生了严重的急性溃疡。

后来,马歇尔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如果你明白了幽门螺杆菌的小知识,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再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点一下在看,

给我一点鼓励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y/8205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