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新增了8种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被列为明确致癌物,引发热议。 而就在12月16日,曾出演过《粉红女郎》、《楚乔传》等热播电视剧的男演员胡兵在微博上发文称:“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全纪录!幽门螺旋杆菌会给胃部带来伤害,长期的炎症会有癌变风向!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爱护家人,从胃健康开始。” 并且还用视频记录下自己就诊治疗的全过程: 胡兵在视频中称,自己在直播时发现胃部不适,去医院检查做了筛查幽门螺旋杆菌的C14呼气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数据是。医生解释,这个数值只要超过就是阳性。 根据中华医学会发布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约50%,大概有7亿人左右。 那么,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感染的?会发展成胃癌吗?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怎么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有2种: ①口-口途径(通过直接或间接交换唾液); ②粪-口途径(通过接触未经消毒的手或表面,或饮用受污染的水)传播。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距离胃癌有多远? 其实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之间的密切联系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幽门螺旋杆菌被列为明确致癌物后,很多人都大为焦虑。事实上大家无需惊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到引发胃癌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而幽门螺旋杆菌发展到胃癌的概率,仅有不到1%。 感染后必须治疗吗? 其实,得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后,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吃药,也不是全家人都需要进行筛查,应该找消化科医生对你感染后的情况进行评估,给出个性化的方案。 目前有观点认为,所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实就是胃肠道菌群紊乱的一个特例,提示的是人体内环境的紊乱,本质上应该调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不是盯住一个幽门螺旋杆菌穷追猛打,更不应该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而造成体内益生菌群体的生态失衡。 其次,目前经典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案往往需要多种抗生素的协同,根除才会有较好的效果,而滥用抗生素或不规律使用抗生素会很容易产生耐药菌,导致多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不成功。 反复多次根除不仅容易加重肝肾负担,而且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人体内环境失衡,产生更多疾病状态。 更不必说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是四药组合方,近2周的费用近千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负担。 但是,对那些发病机理研究得比较透彻的,众口一词认为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的患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恶性淋巴瘤(MALT),目前消化界医生还是认为有条件的话应该根除。 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荨麻疹、不明原因的贫血,有时也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没有胃肠道不适不建议筛查 门诊中,经常有患者询问,大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孩子需要进行相关筛查吗? 根据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14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专门去做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 一般情况下,部分小朋友即使得了幽门螺旋杆菌,体内也可以自发清除。如果过早应用抗生素治疗,反而产生不利影响。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反复胃部不适、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和胃镜检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一级亲属中有胃癌患者等,则建议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并进行治疗。 而对于成年人而言,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建议进行筛查: ①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或者正处于消化性溃疡疾病中的患者; ②存在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受损等患者; ③有胃癌家族患病史,高患癌风险的人群。 牙膏、大蒜可以治疗吗? 这些方法都不靠谱!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名称冠以“牙膏”的热销产品,宣称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等功效。 国家药监局1月7日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