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疼痛、疾病发作时,是忍一忍熬过去,还是马上吃止痛药缓解?

其实,千百年来,我们的古人想出了各种方法来医痛疗伤,为后世留下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他们发现,人体有多个穴位有着神奇的治疗、止痛等作用,加以正确地按摩,就能将疼痛感和疾病“关掉”!

降血糖

然谷穴

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然谷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

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每天晚上洗完脚可用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

双向调压

内外关穴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神奇的降压穴,它在血压高时可降压,血压低时候可升压,这就是——内外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主血;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作用是推动气的运转,心脏血的搏动就靠气来推动。

因此,外关与内关,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外一内,对血压具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尤其对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血管狭窄、血脂偏高的人,更适合采用点揉内关、外关的方法。

点揉时,上下要同时用力,每侧点揉30秒,左右交替,每天点揉5~10分钟。

突发心脏病

腋下有救心丸——极泉穴

如果突然感觉心悸、心痛,这是心脏病发作前期的症状,身边又没有急救药物,该怎么办?危急关头,首先你一定不要慌,先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可以弹拨心经上的急救穴——极泉,这样就能为你争取到宝贵的救护时间。

怎样弹拨极泉穴呢?极泉穴位于腋窝的最深处,取穴时上臂外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伸出你的左臂,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心脏都在左侧,用右手拇指伸入腋窝内,用力弹拨腋窝顶点的极泉穴,弹拨时手指下会有条索感,注意弹拨时手指要用力向内勾按,弹拨的速度不要过急,感觉会有明显的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发散。用此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缓解前胸部的胸闷气短、心悸、心痛的症状。

对于心脏供血不足,经常出现心悸、心痛症状的人来说,经常弹拨极泉穴,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

上火咽痛

曲池穴

上火发炎,咽喉也疼痛不舒服,该怎么办呢?按按曲池穴,可达到清热祛火的目的。对于因热、干导致的便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而且曲池穴(肘部,屈肘最高点凹陷处。)降压效果最好,若血压居高不下,除药物调理外,可以试试曲池穴。

巧治便秘

点揉艾灸,屡试不爽

我们身体上有4个穴位治疗便秘非常有效——大横、水道、支沟、上巨虚。同样的4个穴位,治疗不同类型的便秘时,刺激的方法和重点却有所不同。

治疗燥热内结导致的热秘,可在大横、水道两穴进行点揉,配合在上巨虚刺血拔罐。点揉大横穴和水道穴时要以左侧的穴位为重点。

治疗气机郁滞导致的气秘,以左侧为重点,点揉大横、水道两穴,再配合点揉支沟穴。

治疗气血虚弱和阴寒凝结所致的虚秘和冷秘,要用温补的方法,可以艾灸双侧的大横穴和水道穴。

取大横穴时仰卧位,在腹中部,肚脐旁开4寸,按压有酸胀感。

取水道穴时仰卧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压有酸胀感。

支沟穴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约四横指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正中间,按压有酸胀感。

上巨虚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穴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滋养大脑

百会穴

要养生,少不了百会穴(顶中央凹陷处、头顶后1.5寸)。想要滋补大脑,不用花钱买什么乱七八糟的保健品,自己身上就有个滋补大脑的穴位,就是百会。

大小便憋不住,很尴尬,如果有这种情况,按压百会穴也可以。

胃病专家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可躺下后取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可缓解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

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一般用手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即可,随时可做。

感冒不适

风池穴

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后发际的凹陷处。

血压高了、感冒了、落枕了、记不住东西了,怎么办?一个穴位,就可以解决,它就是风池穴。按压风池穴,可以增加颈部、脑部的血流量,缓解颈部僵硬,增强有关大脑功能,如记忆力等。

久咳不愈

孔最穴

我们身体上就有不花钱的止咳糖浆,那就是孔最穴。孔最穴位于伸臂侧掌,在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上一横指处。

弹拨孔最穴可以缓解久咳的症状,针刺孔最穴则可以治疗久咳。弹拨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即用拇指深按于穴位,待出现有酸胀、疼痛的指感后,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往返拨动。

咳嗽有痰

丰隆穴

如果你咳嗽的时候带痰,在我们身上的丰隆穴,跟孔最穴搭配使用就可以了。

丰隆穴最擅长祛痰,健脾化痰止咳的效果都很不错。丰隆穴位于外膝眼与外踝前缘平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胫骨前嵴外侧约二横指处,按压有沉重感。

清心火

劳宫穴

心火亢盛多见于工作压力较大、烦心事较多、遇事老爱着急的人,大多有情绪烦躁、夜间浑身燥热而失眠、多梦、焦虑等症状,此类人的清火药就是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握虚拳时中指指尖点到的位置,具有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的功效,清泻心火要用强刺激,可内外劳宫同时掐按,并朝第三掌骨桡侧方向用力,使麻胀感蹿至中指尖,可泻心火。

清肠胃火

商阳穴、厉兑穴

比如你吃了太过油腻的东西后上了火,表现出口气重、便秘,排便之后肛门有灼热感,这种情况都是胃火。

这时可用身体的降火药:商阳穴和厉兑穴。

商阳穴位于人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在此穴位针刺放血,可以起到清利大肠的作用。

厉兑穴在足第二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处,在厉兑穴针刺放血可以起到清泻胃火的效果。

头痛

印堂、太阳

印堂穴,在前额,两眉头间的中点。太阳穴,在眉梢旁。

头痛时,用手指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推至太阳穴,往返3~4遍;然后用五指拿法,即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在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从头顶到颈部,往返4~5次。

头被称为“诸阳之会”,是髓海所在,只有经络通畅,气血供应正常,髓海才能得以滋养。按摩这两个穴位能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因此可以止痛。

腿痛

伏兔、膝眼、解溪

伏兔在大腿前部中间,离膝盖一掌的距离。膝眼位于膝盖骨两侧的凹陷处。解溪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中央凹陷处。

人过了30岁,关节就开始退化,腰腿痛经常困扰着中老年人。通过按摩3个穴位,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按摩时,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3个穴位,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伸曲和旋转练习,能起到舒筋、活血、镇痛的功效。

按穴位不用花钱、医院,咱们找到的对的地方,按一按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这篇止痛指南一定收好、再发给朋友们看看,大家都用得到!

推荐

精彩内容

秘心脏不好拍这、防老痴拍这、血压高拍这…太有用了~点此查看

名医6句话,6颗保命丹,开春以后背下来,顺溜到明年~点此查看

每天做这件事,一分钱不花,不是药却胜过任何药!适合13亿人~点此查看

本文由“健康长寿之家(ID:jkcszj-)”编校发布,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为基本方,具体请遵医嘱。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长寿健康秘籍↓↓

轻轻一点,健康生活由您掌控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白驳风那里治得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f/75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