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已经能排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前三位了。 有证据显示大部分的早期胃癌在内镜下进行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就可以超过90%。可如果是进展期的胃癌即便进行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30%。 早癌的发现与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死亡率,但在我国,检出的早期胃癌占总体胃癌的10%不到,而在日本,由于实行国家层面的胃癌筛查项目,检出率却高达50%。 可见大家对于胃癌的早发现是多么不上心,这里必须要敲黑板划重点了,我们一定要提高对早癌的认识,积极预防胃癌的发生,争取胃癌的早发现与早治疗。 哪些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胃癌的发生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导致的,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都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 1.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是胃癌的最常见因素,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控制的因素。 常见如下情况: 高盐饮食:日本一项大型的研究发现每日吃食盐超过10g会明显增加胃癌的发生率; 经常食用烟熏烧烤食物以及吃剩菜剩饭; 不规律吃饭: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等; 吸烟饮酒等。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除了不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外,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同样不容忽视。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划分为1类致癌因子。 同时也有证据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时并无症状,但如果出现如下症状,医院检查一下: 反酸、烧心、上腹痛、口臭; 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 常伴有嗳气、腹胀; 食欲减退等症状。 3.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依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以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较为集中,如上海甘肃江苏青海山东辽宁等多爱吃高盐、腌制食物的地区。 特别是没腌透的食物里面,其中含有较高的致癌物亚硝酸盐。 4.既往有萎缩性胃炎、肠化、胃癌手术的患者 比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者。 5.胃癌前病变者 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等。 6.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 比如爸爸妈妈是胃癌患者。 我国相关专家建议,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存在以上几项情况,都应该接受胃癌的筛查。 多数情况下当出现消瘦、消化道出血、上腹部不适等报警症状再去进行检查往往为时已晚。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必然性吗?虽然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但也不能把胃癌的锅全部扔给了幽门螺杆菌。 全世界有0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是仅有不到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终发展为胃癌,这充分说明胃癌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环境、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 所以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变成胃癌。 早癌筛查要做哪些检查?过去钡餐曾是大规模推广的胃癌筛查方式,但是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消化内镜现已成为最常用的检查。 大部分人对于胃镜的认识都是来自身边人的描述: 做胃镜非常非常难受,你想啊,一根管子使劲往你嘴里塞,完了还在肚子里搅啊搅,简直生不如死啊!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子的。普通胃镜大多数人都能耐受,只是整个检查过程会有一些恶心等不舒服。医院已经可以进行无痛胃镜,整个过程就和睡觉一样,没有任何不适。 如果因为害怕而不去检查,结果可能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早发现才是最重要的。 多久筛查一次比较好?早癌的指南建议每年到每三年进行胃经筛查,如下: 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仍伴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建议每年一次; 幽门螺杆菌伴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每年一次; 幽门螺杆菌阳性不伴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建议可以延长到每3年一次胃镜检查。 如何有效预防?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治「未病」的说法,对于胃癌来说同样如此。任何治疗胃癌的方法都没有预防胃癌重要,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预防癌变的发生。 1.去除胃癌的高危因素 根据胃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我们可知对应的预防措施,比如: 减少食盐摄入; 拒绝烟酒;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增加水果蔬菜等膳食纤维的摄入 有研究证实多吃入水果蔬菜能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44%,食用葱蒜类蔬菜也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所以多吃这些食物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胃酸、胃胀怎么办? 吃什么比较「养胃」? 扫描下方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