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9291.html 临床执业 1、男,57岁。3月来腹胀、水肿,1周来加重伴腹痛。20年前曾发现HBsAg(+)。查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蛙状腹,肝未及,脾肋下4cm,全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化验:血清蛋白24g/L,球蛋白31g/L,血钾3.8mmol/L,血钠mmol/L,血氯98mmol/L。 1)该患者最必要的检查是 A.腹水常规+细菌培养B.尿常规及尿钠检测 C.腹部B超检查D.腹部CT检查 E.胃镜检查 A 患者20年前发现HBsAg(+),3个月来腹胀、水肿,查体可见肝掌和蜘蛛痣,水肿、腹水,均提示其基本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近期出现腹痛,全腹压痛,故考虑可能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因此该患者最必要的检查为腹水常规加细菌培养。 2)该患者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电解质紊乱B.肠梗阻 C.自发性腹膜炎D.代谢性酸中毒 E.肝肾综合征 C 患者20年前发现HBsAg(+),3个月来腹胀、水肿,查体可见肝掌和蜘蛛痣,水肿、腹水,均提示其基本诊断为乙肝肝硬化。近期出现腹痛,全腹压痛,故考虑可能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可能性大,所以患者最可能的并发症是自发性腹膜炎。 3)该患者最可能的基本诊断是 A.原发性肝癌B.乙型肝炎肝硬化 C.慢性乙型肝炎D.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E.结核性腹膜炎 B 患者20年前发现HBsAg(+),3个月来腹胀、水肿,查体可见肝掌和蜘蛛痣,水肿、腹水等,辅助检查清蛋白降低。结合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史,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可考虑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成立。 2、患者,女,30岁。腹胀20天伴低热、乏力、夜间盗汗前来求诊。体检:腹部轻度膨隆,腹壁柔韧感,肝脾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腹膜癌变B.肝硬化腹腔积液 C.自发性腹膜炎D.结核性腹膜炎 E.盆腔肿瘤 D 诊断依据:青年患者,长期发热原因不明,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伴腹胀,腹痛,腹腔积液和腹壁柔韧感。 2)为明确诊断首选哪项检查 A.肝功能检查B.结核菌素试验 C.腹腔积液检查及结核杆菌培养D.腹部B超 E.胃肠道钡餐造影 C 考虑患者结核性腹膜炎的可能性较大,通过腹腔积液检查及结核杆菌培养可以明确诊断。 3、男,56岁。反复上腹胀痛1年,进食后呕吐1个月,呕吐物含有宿食。查体:贫血貌,消瘦,上腹可见胃型,可闻及振水音。 1)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B超B.腹部CT C.纤维胃镜D.腹部X线平片 E.全消化道钡餐 C 本题可诊断胃癌合并幽门梗阻。纤维胃镜可明确诊断。 2)患者最早出现的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的类型是 A.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B.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C.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D.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E.低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A 幽门梗阻的突发症状是顽固性大量呕吐隔餐或隔夜食物,可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4、男性,42岁,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最近出现烧心、反流、胸痛,食用高脂肪、巧克力等症状明显加重。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溃疡B.十二指肠溃疡 C.胃食管反流病D.冠心病 E.肋间神经炎 C 2)该患者首选的检查是 A.胃镜B.肠镜 C.食管X线D.心电图 E.肌电图 A 患者有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的病史,现出现烧心、反流、胸痛的等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表现,食用高脂肪、巧克力等胃食管反流病加重,首先考虑胃食管反流病。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并能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5、60岁老年男性,胃溃疡合并多次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 1)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营养性并发症不包括 A.体重减轻B.溶血性贫血 C.腹泻D.脂肪泻 E.骨病 B 胃大部切除后的营养性并发症包括:①营养不足,体重减轻应针对病因,调节饮食,进营养食物;②贫血,胃大部切除使壁细胞减少,壁细胞可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胃酸不足可致缺铁性贫血,可给予铁剂治疗;抗贫血因子缺乏可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给予维生素B12、叶酸等治疗,严重的可给予输血;③腹泻与脂肪泻粪便中排出的超过摄入的脂肪7%则称为脂肪泻。可进少渣易消化高蛋白饮食,应用消胆胺和抗生素;④骨病多发生于术后5~10年,女性多见,可分为隐性骨质软化、骨质疏松和混合型,可补充钙和维生素。 临床助理 1、女婴,2个月。过期产,出生体重4kg,出生后吃奶慢,便秘,大便6~7天一次,至今黄疸尚未完全消退。查体哭声低哑,手脚凉,腹部膨隆。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B、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C、低血糖D、习惯性便秘 E、先天性巨结肠 A 新生儿及婴儿甲低:新生儿甲低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大多数较轻微,甚至缺如,也可出现:母孕期胎动少、过期产分娩、出生体重大于第90百分率(常>4kg),身长较正常矮小20%左右,全身可水肿,面部呈臃肿状,皮肤粗糙,生理性黄疸延长,黄疸加深,嗜睡,少哭、哭声低下、纳呆,吸吮力差,体温低,便秘,后囟未闭,腹胀、脐疝;心率缓慢、心音低钝。 2、8个月婴儿,因腹泻发生脱水。测血钠mmol/L,最适宜补充累积丢失的液体是 A、0.9%碳酸氢钠溶液 B、3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 C、2份生理盐水、3份5%葡萄糖、1份1.4%碳酸氢钠 D、4份生理盐水、3份5%葡萄糖、2份1.4%碳酸氢钠 E、1份生理盐水、4份5%葡萄糖并含10%氯化钾 C 小儿补液原则:该患儿血钠mmol/L,大于mmol/L,属于等渗性脱水。所以最适宜补充1/2张含钠液。而只有C答案为1/2张含钠液,所以本题选C。 3、患儿4岁,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喂养困难,体重不增,查体,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示:左室增大,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段凸出,此患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静脉导管未闭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D、法洛四联症 E、动脉导管未闭 B 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级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传导广泛,杂音最响部位可触及明显震颤,P2亢进。肺血流量大X线检查小型缺损时、心肺无明显改变,中大型缺损心外形中度以上增大,肺动脉段突出明显,肺血管影增粗、搏动强烈,可有肺门“舞蹈”。左右心室增大,大型缺损时左心房往往也增大,主动脉结影缩小。 4、男婴,5天。出生时正常,少吃、少哭、体温不升1天,嗜睡。查体:反应差,皮肤轻度黄疸并有花纹,呼吸急促。该婴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黄疸B、新生儿溶血病 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窒息 E、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5天男婴,出生时正常,可以除外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为出生时无呼吸或者呼吸抑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明确的围生期缺氧史,故不选D和E。新生儿溶血病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程度重,黄疸进展快,故不选B。此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皮肤黄疸并有花纹,说明末梢循环不良,应首先考虑新生儿败血症,故选C。 5、女性患儿,月龄10个月大小,人工喂养,添加辅食不规律;近日来面色由红润转苍白,易哭闹;查体肝肋骨下2cm,脾脏刚触及;血象:Hb82g/L,WBC3.7×/L,Rtc0.01,红细胞涂片:细胞大小不等,小细胞居多、中心淡染,作为接诊医师你考虑 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 C、VitB6缺乏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 根据该患儿表现面色苍白,烦躁,肝大,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均下降,血涂片见小细胞、中心淡染,初步考虑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可能是未及时添加辅食所导致。 6、患儿,男,1岁,因发育落后来诊。查体:皮肤细嫩、眼距宽、鼻梁扁平、舌常伸出口外,通贯手。为确诊需首选的检查是 A、骨龄B、染色体 C、甲状腺功能D、尿氨基酸 E、智商测定 B 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患儿发育落后,查体符合21-三体的特殊面容,所以确诊首先要对其进行染色体检查,所以本题选B。 7、某癫痫病人,既往有服用癫痫药物史,本次来院诉其所服用的药物催眠作用太强,希望能换一种在癫痫发作时既能控制症状,又无较强催眠作用的药物,作为住院医师你考虑 A、地西泮B、苯妥英钠 C、苯巴比妥D、扑米酮 E、以上都不是 B 苯妥英钠为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剂量不引起镇静催眠作用。与之容易混淆的是C苯巴比妥,属于镇静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癫痫及抗惊厥作用。 8、老年男性患者,CT提示脑梗死,病例讨论上上级医师提问其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 A、动脉硬化B、高血压 C、动脉壁炎症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血高凝状态 A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是被覆血管内膜的一层光滑的细胞群,它不仅仅是血液和组织的屏障,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一般认为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和损害可使内皮细胞剥离,血浆成分主要是脂类物质的浸润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内膜内平滑肌细胞增殖,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9、王大叔,55岁,高血压患者,爬山时突发一侧肢体无力,3小时后偏瘫。CT可见基底核出现大面积高密度影,中线压迫移位。可能的诊断为 A、高血压脑病B、脑转移瘤 C、脑血栓形成D、脑出血 E、脑栓塞 D 高血压患者出现偏瘫应首先考虑出现脑血管病变,不选A、B;脑血栓形成通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脑出血通常于剧烈活动血压升高时发病,故初步诊断为脑出血,CT可见基底核出现大面积高密度影,中线压迫移位,为脑出血表现,故选择D。 10、小张从2米高处跌落,昏迷30分钟后头痛,恶心与呕吐,4小时后又昏迷。怀疑病情为 A、脑挫伤B、脑硬膜外血肿 C、脑硬膜下血肿D、蛛网膜下腔血肿 E、脑内血肿 B 此题的考点是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硬膜外血肿在头部受到撞击后可出现昏迷现象,大约有20%~50%的病人出现典型的“昏迷-清醒-再昏迷”过程,即出现中间清醒期。中间清醒期大多为数分钟到数小时,甚至更长,但很少超过24小时。同时可伴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A、C、D、E均没有“中间清醒期”,因而只能选B。 笔试最后10天 还没复习好? 冲刺课元 考前知识点睛 强势鸭题来袭 4天全天直播讲授 支持回放~ 需要的请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