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小森近一年来总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干呕等不适,医院检查,发现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炎。经医生询问、分析,小森的爸爸、奶奶都有“老胃病”,是大人传染给了孩子。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消化专科刘鸿副主任医师提醒,家庭用餐最好都用上公筷,尤其是家长已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特别注意用餐卫生,避免家庭成员间相互传染。 “老胃病”会传染 小森感觉腹胀腹痛、恶心不适已有一年多时间,不仅吃饭不好,学习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在家长陪同下,医院检查,结果是慢性胃炎,HP(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 胃病是很多中老年人的“老毛病”,小孩怎么也会有胃炎?经医生追问,小森平时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有多年的“老胃病”,爸爸也曾有胃溃疡,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刘鸿分析,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从一个人的胃里住进另一个人的胃里,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共用餐等,都有可能会感染上幽门螺杆菌。在儿童消化专科,不乏罹患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孩子。在询问病史时常能发现,患儿的家长就有HP感染。 父母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是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来源。家庭成员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在喂养、生活中不注意,如有一些家长喜欢对孩子口对口地喂食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有的家长喂食时习惯先用舌头试试食物的温度、亲吻孩子的嘴巴、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夹菜等,这些不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将自己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传给孩子。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最重要的还是做好预防,防止病从口入。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对食物仔细清洁,提倡家庭或聚餐时使用公筷,以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机会。”刘鸿强调。 HP感染及早治疗 临床上,造成小儿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有研究显示,在我国,儿童有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9.2%-53.2%,12岁以上儿童感染率显著上升。 孩子一旦感染HP,可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十二指肠溃疡,从而出现厌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腹痛多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的,轻者可仅为间歇性隐痛,很容易被家长忽视。有些患儿还可能出现有消瘦、甚至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可伴随终生。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TO/IARC)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因此,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刘鸿表示,如果孩子反复轻微腹痛,特别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症状的孩子,家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应该提高警惕,最好带孩子到消化道专科做个碳尿素呼气试验、胃镜等检查。一旦确认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足疗程治疗。 江玲 梁宝仪林惠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8221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