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养生专家主张将食物打成糊食用,

如虾糊、黑米牛肉糊等等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诸如此类的宣传并不少

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将食品研磨细碎的工具

这种饮食方法对人体健康是否真有帮助?

今天咱们就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糊状食物到底是什么?

要回答“糊状食物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糊状食物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种“半消化食物”。

食物在我们胃肠道的消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性消化,一种是化学性消化。

正常情况下,我们进食后食物通过口腔的咀嚼,胃、肠的蠕动等,把大块食物磨碎形成食糜,这是机械消化。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被胰腺分泌的各种消化酶进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过程形成的食糜,就是一种糊状物质。这种糊状食物容易消化,但如长期进食,对消化功能正常者实有坏处。

糊状食物,适合哪些人群?

消化功能健康者,不宜!

对于消化功能健康者来说,糊状食物并不宜长期食用。

因为长期进食糊状食物,会导致消化系统的机械消化功能减退,最后可能无法胜任正常食物的消化吸收。比如会导致咀嚼肌萎缩、牙龈萎缩、胃容受性舒张减弱。

长期食用糊状物,还可能致病。

糊状食物几乎无需机械消化过程,通过胃排空的时间大大减少,而进入十二指肠内的速度大大增快。这使得十二指肠球部酸负荷显著增加,从而可能促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生。所以,临床上不建议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吃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糖尿病患者,尤其不宜

内分泌医师常会提醒糖尿病患者,稀烂、磨碎或切粒的食物升糖指数较高。其实就是因为食物颗粒越小,越容易被消化吸收。而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

如果糖尿病患者进食糊状食物,胃肠排空增快,短时间内进入小肠段。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被迅速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迅速吸收,会导致血糖升高快,血糖峰值高,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过大。

所以最后咱们总结下:

糊状饮食,对于消化功能有缺陷的人群是适宜的,但对于健康人群实在是弊大于利。

来源:家庭医生

责任编辑:施璐玮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病厦门那一家医院可以
白癜风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z/67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