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气漫谈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和小暑一样不要忽视防暑降温。大暑的节气我想和大家谈谈“冬病夏治”和如何进补。 冬病夏治,是指易在冬季发作的疾病,在夏季治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炎,筋骨酸痛往往在冬季出现症状加重,而在夏季一般证状有一定缓解。因此,在夏季加强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使在秋、冬季减少发作或加重。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夏季比较少发作,一到秋冬证状加重。在“三伏天”最热的天气,进行治疗支气管哮喘如三伏天贴药治疗,三伏天进补调养,都是冬病夏治。 夏季应如何进补。民间比较习惯“冬补”,而对夏季也要进补认识不足。人在夏季消耗的热量和营养成分很多,如不及时补充,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而发生各种疾病,夏季适当进补是很有必要。在小暑节气我就谈到要补充水分,及时补充水,也是夏季一个进补的重要内容,也要适当补充盐份可适当饮一些淡盐水。还有多吃蔬菜和瓜果,例如:冬瓜、黄瓜、茄子、西红柿、木耳、胡萝卜、紫菜、西瓜、梨、莲子、藕节,还有可进食一些动物性食品。气阴虚体质人吃一些甘寒肾益阴的食物,如鸭、鹅肉、甲鱼等;阳气虚可吃一些性温食物,如:鸡、羊、牛肉、鳝鱼等。用补药物来进补,最好是请医生指导,以免犯补不对症,反生内热。 (二)养生秘传 咽津 咽津,是传统运动养生方法。咽津,即闲合口唇,将舌头伸出齿外唇内,上下左右搅动,此法亦称“赤龙搅水”,搅动几下后津液(唾液)很快生出满口,然后鼓漱6-9次咽下。也可将舌舐上腭,意想肚脐,待口内充满津液,缓缓咽下。总之,可运用多种方法使口腔唾液增多,并将唾液缓缓地,一口一口地咽入腹中,咽时要有声音效果更好。一般每次十五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古人称唾液为“玉泉”、“津液”、“甘露”、“华池水”,古人初创文字“活”字,意为舌旁有水(唾液),可见祖国医学对唾液早就十分重视,常以吞咽津液达到祛病强身、益寿延年之效,《寿亲养老新书》上说:“唾津液,养脏气。”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则曹操与唾液的故事,大意是:曹操向活了多岁而体力不衰,耳聪目明的皇甫隆请教长寿的密决,皇甫隆说:“有个叶蒯京的人活了岁还身体健壮,他的方法是清晨前咽唾液和叩齿,我也是这样做的,取得健康长寿。”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晚年颇留意养生之道,经常做咽津叩齿锻炼。《红炉点雪》:“津既咽下,在 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和李中梓等均对唾液的重要性有过专门论述,肯定了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返老还童,强筋壮骨,润泽肌体毛发,滑利关节孔窍及保证吞咽和发音顺利等重要作用。 日本一医学教授经多次实验发现,唾液具有使致癌物质转变为无害物质的特殊功能。因此他提出,人们如能把进入口腔内的食物咀嚼30秒钟以上,就可基本上消除其中可能存在的致癌物质。实践证明唾液能杀灭进入口腔的细菌,并有防癌的作用。闽南人有一句谚语“一口唾液,四两福”,学会将唾液及时咽下,对健康长寿是十分有益的。 (三)长寿补品 玉米 玉米又名玉蜀黍,自清代以来还美称“珍珠米”。其性味甘、平、无毒。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及利尿的功效。现代科学认为,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比精米、白面高6-8倍,有价高的营养价值,尤其对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玉米能对高血压、冠心病人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是怎样说的? 玉米中富含亚油酸达60%以上还含有维生素E、谷维素、卵磷脂等高级营养素,具有抗血管硬化,降低血清胆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和防止细胞衰老,脑功能衰退(记忆减弱)。在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几乎没有高血压病、其原因是这里的居民以玉米为主食。玉米是辅助降压的作用的。还是脂肪肝、肥胖症和老年人的理想食品。 对癌症的保健作用,癌的预防是人们最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复方木尼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