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粘膜萎缩、胃溃疡的关系。 但是,了解了胃壁肌层的构造后,推测其炎症、萎缩等变化可能也和固有肌层的构造有关。 当细菌侵入到胃内后,炎症并不是在全胃发生,而是依照胃固有肌层的构造和胃壁的蠕动,按一定顺序发生。 如图所示: 胃体小弯侧蠕动较少,胃体前后壁和大弯侧蠕动较多。胃体小弯侧和环形肌群交界的部分为胃角,这个部分承受的压力负荷最大。 有胃憩室的黏膜Hp感染的分布差异也可能与胃壁构造有关。 如图所示: 对不完全憩室黏膜进行HE染色和Hp免疫组化染色,憩室内黏膜未见Hp感染,而周边黏膜则Hp阳性。 推测,Hp相关性胃炎的发生除了细菌感染以外,可能也和其他因素,如胃壁构造有关。 本文的学习体会 八木一芳教授解释Hp感染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炎症进展和萎缩发生时认为,Hp感染后首先定植在胃窦,然后向胃体小弯侧移动,导致全层炎性细胞浸润,因为这里的胃底腺黏膜不像大弯那么厚。胃体小弯的胃底腺会发生幽门腺化生,进而逐渐萎缩,接着炎症会向胃体大弯移动。 而这篇文章认为胃角小弯侧胃壁固有肌层薄弱,蠕动差,从解剖上承受的压力负荷大,因此更容易发生物理性损伤,更易发生病变。 胃角小弯侧在内镜检查中,直视下有时为切线位,反转观察若不能充分暴露,也容易漏诊病变。 这个部位既是胃内病变好发部位,也是容易漏诊部位,因此无论从发现病变的意识还是操作技术上都应充分认识。 胃内容易观察不良的部位 食管入口 胃体上部:小弯侧、前壁 胃体下部:小弯侧、后壁 胃角:后壁 贲门直下 十二指肠球部幽门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y/8212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