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留置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可减轻胃内气体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的张力,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且可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及早补充营养,促进康复。但在置管期间常发生非计划性拔管(UEX),UEX是指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出管道,或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拔管,UEX是院内发生率较高的护理不良事件。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对患者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因此充分认识食道癌术后置管期间的风险因素,加强UEX的预警与预控,保证患者置管期间的安全,对降低UEX的发生非常重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5月—11月行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5例;60~78岁,平均(68.25±3.25)岁。年12月—年6月行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3例;58~78岁,平均(69.28±3.75)岁。患者沟通交流无障碍。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常规防脱管护理,包括术前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护理。术后给予舒适护理,管道鼻部采用Y型3M胶布固定,再次固定在面颊部,定期更换。术后7~8d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则予以拔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UEX的预警与预控,内容如下。 1.2.1分析原因 成立质控小组对UEX事件进行专项督查。召开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会议,听取每人对UEX事件的认识。质控小组经过观察、讨论、研究、总结,找出引起UEX的影响因素: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固定不牢;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不足;患者认知性及依从性较低;患者情绪不稳定、烦躁、对疾病丧失信心;置管期间患者不适;晚夜班人力资源不足等。针对UEX原因在常规防脱管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警与预控干预。 1.2.2预警标识的设计 质控小组成员设计了预防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UEX的警示标识。标识牌的设计遵循美观、醒目的原则,分为主标识牌与副标识牌。主标识牌采用双面的形式制成30cm×30cm的规格,正面标注“预防胃管及十二指肠管脱管”,背面标注的置管的目的、意义、护理要点及UEX的危害,选用黑色字体绿色底色。副标识牌制成单面直径4cm的圆形,下面带有1cm×2cm小柄,正面标注“预防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脱管”,仍选用黑色字体绿色底色。 1.2.3预警标识的应用 制定预警标识的管理制度,并制作相关的标识使用说明。科室进行预警标识使用及防护方案的培训。责任护士将主标识牌放置在患者床头,办公班护士将副标识牌放置在护士站的患者一览表中需手术患者的标识牌上。责任护士放置警示标识时向患者及家属有计划、分步骤地讲解放置警示标识的目的,术后置管目的、意义、重要性及置管期间的护理要点、脱管的危害,取得其理解与配合。当患者更换照顾者时,可通过警示牌了解相关知识。将警示标识的放置作为特殊交接内容进行交班。科室内由责任组长、护士长组成督导小组定期检查,主要检查内容:病房床头及办公室患者一览表中是否放置警示标识;预防UEX措施落实情况;患者及家属对置管目的、重要性、注意事项的知晓率;护士能否根据患者的知晓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1.2.4改良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固定 ①采用“工”字型3M胶布联合棉线固定2根管道,“工”字型上横贴于患者鼻翼上,中间长形与管道平行,环形固定于管道上,“工”字型下横两侧分别°包绕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②取长度超过头颅一圈半的棉线,在鼻部双套结法固定2根管道,棉线经过耳廓上缘绕头颅一周,在头的一侧打结固定,松紧度放置一指为宜。③用7cm×3cm的3M胶布将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固定在置管同侧的面颊部。④每天早晨更换胶布,每周更换棉线2次,如胶布松脱或棉线污染则随时更换。为了避免更换胶布对皮肤造成的损伤,每次贴胶布前喷洒3M液体敷料,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可有效避免频繁更换胶布造成皮肤的损伤。 1.2.5宣教工作: UEX的高发时间为00:00—05:00,这要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意识,做好评估预防及交接,还要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实现重点时段无间断陪护。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UEX情况,及患者对预防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UEX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对UEX相关预防知识认知度的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置管的目的、重要性、脱管造成危害、有关预防措施及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等10项。患者出院前进行调查,得分<80分为认知度差;80~89分为认知度一般;90~分为认知度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对预防UEX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预防UEX相关知识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UEX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部分脱管1例,UEX发生率为4.00%(1/25);对照组部分脱管3例,完全脱管2例,UEX发生率为20.00%(5/25);观察组UEX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讨论 食道癌胃管移位和脱管后发生的UEX会导致胃液的潴留,使胃扩张膨胀,造成对周围肺组织的压迫,同时胃液重力牵拉可致吻合口张力加大,易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发脓胸、中毒、肺部感染、肺不张,甚至呼吸功能衰竭等。肠内营养管的在位与通畅是保证食道癌术后患者营养的基础,肠内营养可避免经口或经静脉补充营养造成的并发症,促进肠蠕动,防止或减少肠粘连。因此做好食道癌术后管道护理,防止管道的UEX有重要的意义。 医院为预防患者由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而特殊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的记号,是风险管理中最直接、最快捷、最具有影响力的方法,起到引导、指示、说明、提醒或警示的作用。将警示标识置于床头,对医护患起到随时警示的作用,可随时拿取查阅。标识背面标注管道护理方法,图文并茂,将内容转化为简洁、直接的视觉信息,方便患者及家属理解,又可使医护患产生视觉上的共鸣,促进三者互动。办公室患者一览表上放置警示标识可时刻提醒不同班次医护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做到重点观察,随时在床边指导、检查预防措施的落实。管路固定不当是UEX发生的最常见的原因。本研究观察组采用“工”型3M胶带固定管道,不但增加鼻部有效的接触面积,另外固定后的管道自然下垂,减轻对鼻腔的压迫,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管道胶布固定后再使用棉绳固定则增加了牢固系数,不易滑脱。此外,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使家属参与管道预防滑脱工作,做到重点时段无间断陪护,预防UEX发生。 通过应用警示标识、改善管道固定方法、重点时段取得家属的配合等措施,对食道癌术后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的UEX进行预警与预控,能够有效减少食道癌术后UEX的发生,提高患者对UEX的认知程度,保障了护理质量。 原作者:刘玲,董丽,王静 原作者单位:江苏省医院胸外科 通信作者:董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y/8207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