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新医考信息、政策动态、考点专业分解

:用专业引领医考,用实力创造辉煌

:精准提分,用心相伴,时不我待,就选王派

真题冲刺篇-第二十二天

历年真题

.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壁局部于收缩期向外突出呈矛盾运动提示

A.限制性心肌病

B.室壁瘤

C.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D.扩张性心肌炎

E.风湿性心脏病

.男,48岁,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或饱餐后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向胸部及后背部放射。伴憋闷,大汗。该病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主动脉夹层分离

B.自发性气胸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肺动脉栓塞

E.急性心肌梗死

.男,48岁,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或饱餐后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向胸部及后背部放射。伴憋闷,大汗。此时最有助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A.超声心动图

B.胸部X线

C.心电图

D.心肌酶谱

E.CT

.男,48岁,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或饱餐后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向胸部及后背部放射。伴憋闷,大汗。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硝酸甘油静脉点滴

B.溶栓治疗

C.吗啡皮下注射

D.肝素静脉点滴

E.卡托普利口服

.男,48岁,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或饱餐后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向胸部及后背部放射。伴憋闷,大汗。该病人在心肌梗死后4周,心电图ST段仍持续升高,未回到等电位线,应考虑的并发症是

A.再发心肌梗死

B.梗死面积扩大

C.急性心包炎

D.室壁瘤形成

E.梗死后再发心肌缺血

.男,69岁。阵发性胸骨后闷痛1周,持续胸痛6小时。高血压病史3年。查体:BP/70mmHg,心率45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0.3mv,V1-V6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0.2mv。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清肌钙蛋白

C.血沉

D.超声心动图

E.胸部X线片

.男,69岁。阵发性胸骨后闷痛1周,持续胸痛6小时。高血压病史3年。查体:BP/70mmHg,心率45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0.3mv,V1-V6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0.2mv。不正确的治疗是

A.口服他汀类药物

B.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C.口服镇痛药

D.口服β受体阻滞剂

E.静脉滴注溶栓药

.下壁心梗的心电图是哪些导联改变

A.II、III、aVF

B.V7、V8、V9

C.V1-V5

D.V1、V2、V3.

E.V3、V4、V5

.高侧壁心肌梗死出现异常Q波导联为

A.V1-V3

B.V3R-V5R

C.I、AVL

D.Ⅱ、Ⅲ、AVL

E.V7-V9

.前间壁心肌缺血时出现ST段抬高的导联是

A.V1-V3

B.V3R-V5R

C.I、AVL

D.Ⅱ、Ⅲ、AVL

E.V7-V9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B。

解题依据:室壁瘤所在心室壁变薄,在正常心肌收缩时向外突出,故称矛盾运动。

易错选项分析:C.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心脏彩超特点是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SAM现象)

.正确答案:E。

解题依据:患者“剧烈活动时或饱餐后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是心绞痛的典型症状,但2小时不缓解,则提示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C。

解题依据:急性心肌梗死在胸痛发作3h内,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心电图。典型症状>30min+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则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易错选项分析:D心肌酶谱中有诊断价值的CK-MB在胸痛4h后才升高,而患者发作胸痛只有2h,当时查对诊断无意义,应在胸痛开始后4h再查。

知识点拓展:心肌坏死标记物中,最敏感且最特异的是肌钙蛋白,在胸痛3-4h后升高,其次是CK-MB。

记忆:急性心肌梗死诊断首选

胸痛<3h

心电图

胸痛>3h

肌钙蛋白

.正确答案:B。

解题依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选再灌注心肌(开通血管)的治疗,而溶栓是开通血管的一种方式。

易错选项分析:A硝酸甘油是心绞痛发作时的首选,但对于急性心梗力度不够,而应尽快开通血管。D肝素是抗凝药物,而非溶栓药物,溶栓药物包括链激酶、尿激酶和rt-PA。

知识点拓展: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完全闭塞

红色血栓:

纤维蛋白为主

可溶栓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不完全闭塞

白色血栓:

血小板为主

不能溶栓

溶栓药物是降解纤维蛋白的,但不能抗血小板,因此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但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效,且带来出血风险。

再灌注心肌的方式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溶栓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以PCI为首选。

记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首选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溶栓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药物保守

.正确答案:D。

解题依据: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2周内应回到等电位线,而该患者持续抬高4周,是室壁瘤的表现。

.正确答案:B。

解题依据:患者胸痛6h,超过3h,首选血清肌钙蛋白以明确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D。

解题依据:尽管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冠心病预后,但该患者心率45次,心动过缓,禁用β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A。高频考点。

解题依据: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II、III、aVF提示下壁心梗。

.正确答案:C。

解题依据: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I、AVL提示高侧壁下壁心梗。

.正确答案:A。

解题依据: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V1-V3提示前间壁心梗。

知识点拓展: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正面改变包括:ST段抬高、Q波和T波改变。

心梗部位

心电图改变导联

下壁

II、III、aVF

高侧壁

I、AVL

前间壁

V1-V3

局限前壁

V3、V4、V5

广泛前壁

V1-V5

后壁

V7-V9

右室

V3R-V5R

记忆:高频考点: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II、III、aVF提示下壁,易并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动过缓,听诊产生大炮音,需要植入起搏器。

考点速记

八、手术治疗的理论基础

1、胃大部切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原理

①切除了大部分胃,因壁细胞和主细胞数量减少,使得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大为减少;

②切除胃窦部,减少G细胞分泌胃泌素所引起的胃酸分泌;

③切除溃疡本身及溃疡的好发部位。

2、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①通过阻断迷走神经对壁细胞的刺激,消除神经性胃酸分泌;

②消除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分泌,减少体液性胃酸分泌。

九、手术适应症

1、胃溃疡的手术适应症

①包括抗HP措施在内的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如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者;②发生溃疡出血、瘫痕性幽门梗阻、溃疡穿孔及溃疡穿透至胃壁外者;

③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

④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⑤溃疡不能除外恶变或已经恶变者。

2、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症

①出现严重并发症:急性穿孔、大出血和瘫痕性幽门梗阻;

②经正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由于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十、主要手术目的、方法

1、胃大部切除术

胃的切除范围胃大部切除范围是胃的远侧2/3-3/4,包括胃体的远侧部分、胃窦部、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近胃部分。

胃大部切除后胃肠道重建基本方式是胃十二指肠吻合或胃空肠吻合。

1)毕(Billroth)I式胃大部切除术

远端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优点是吻合后的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食物经吻合口进人十二指肠,减少胆汁胰液反流人残胃,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较少。

2)毕(Billroth)II式胃大部切除术

切除远端胃后,缝合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和上端空肠端侧吻合。优点是即使胃切除较多,胃空肠吻合也不致张力过大,术后溃疡复发率低;十二指肠溃疡切除困难时允许行溃疡旷置。

2、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1)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在食管裂孔水平切断左、右腹腔迷走神经干,又称为全腹腔迷走神经切断术。

2)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又称为全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是在迷走神经左干分出肝支、右干分出腹腔支以后再将迷走神经予以切断,切断了到胃的所有迷走神经支配,减少了胃酸的分泌。保留了肝、胆、胰、小肠的迷走神经支配,避免其他内脏功能紊乱。

3、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又称胃近端迷走神经切断术或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手术设计切断支配胃近端、胃底、胃体壁细胞的迷走神经,消除了胃酸分泌,保留支配胃窦部与远端肠道的迷走神经。

加入我们

请记住

时不我待

Timewillnotwaitforme

王派直播温馨提醒您

Q群地址

想要過證趕快加入吧

目前000+人已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s/84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