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病的治疗(4) 年,马歇尔和沃伦合著的关于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的正式论文在《柳叶刀》杂志发表,标志着这一研究成果终于得到主流学界的承认。马歇尔和沃伦的这个发现,不仅彻底改变了医学界对溃疡病这个常见病病因的认识,为根治溃疡病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更加重要的是,让医学界认识到,一些长期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正确的。这也导致了医学界对于其他一些慢性病的病因进行重新探讨,而微生物学领域也因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高潮。此后,马歇尔和沃伦获得了许多国际大奖,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授予了他们二位。到这里,溃疡病的病因终于找到了,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就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按说,病因发现了,治疗溃疡病就容易了,几片便宜的四环素下去就痊愈了。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大多数大夫们接受长期传统的胃酸学说教育,对于制酸剂的迷信不是一两天能够破除的。另外,几个大药厂从制酸剂获取大量的利润,四环素那么便宜的东西,把那种慢性病都给治好了,他们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去啦。所以,他们基本上不赞助幽门螺杆菌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并且力阻这个观点的流行,在国际胃肠病会议上也尽量掩盖相关成果。美国这边,十年以后还不接受这个四环素疗法,直到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马歇尔同志忍无可忍之下,给一个国会议员写信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几毛钱四环素就能治好的病,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简称NIH)还大量投资去研究什么制酸剂,花几十块钱都搞不定,长期迁延复发。在国会的压力下,年NIH举行了听证会,终于接受抗菌治疗作为溃疡病正规治疗,FDA(FDA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简称FDA)也把抗生素列入了治疗溃疡病的正规方案,抗生素治疗溃疡病到这时候才算是名正言顺了。 幽门螺杆菌存在于人的胃及十二指肠内,致病机理是通过寄宿在胃或十二指肠的上皮细胞及胃分泌腺内,对胃及十二指肠的粘膜层进行破坏,导致形成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甚至是胃癌的发生。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胃痛、口臭、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恶心、呕吐的症状。据统计,全世界约有50%的人的胃部居住着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为50%-70%,但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发病,所有菌体中有50%-60%能够分泌空泡毒素,只有感染了能够分泌空泡毒素的菌体才有发病的可能。 肠胃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触目惊心,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肠胃疾病的人数在万以上,其中因腹泻死亡的人数就达万以上。专家呼吁,保护肠胃刻不容缓,不可忽视。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粪—口、口—口传播,说白了就是可以通过一起吃饭、接吻、大人给孩子嚼食等方式传播。但是也不要谈幽门螺杆菌色变,世界有一半人口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80%的以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都不自觉而且是无症状的。急性感染可出现急性胃炎腹痛(胃痛或恶心)。有些人会发展成慢性胃炎。10%-20%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只有1%至2%有发展成胃癌的风险。预防感染的方式就是勤洗手洗澡,不要嚼食物喂幼儿,减少在外面就餐的次数,家里有感染的人要分餐,餐具要经常消毒(微波炉加热、75%的酒精均可杀灭幽门螺杆菌)等等。 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式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式是使用四联或者三联药物直接杀死幽门螺杆菌: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发布了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治疗指南推荐的方案是:1、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铋剂+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先进的一类药物,它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杆菌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半托拉唑、雷贝拉唑等。铋剂通常指胶态次枸橼酸铋。常见的有枸橼酸铋钾胶囊、枸橼酸铋钾、胶体次枸橼酸铋等。在胃酸作用下,形成铋盐和粘性凝结物,涂在胃表面,形成保护层并直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抗生素就是直接杀死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一般就是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庆大霉素、替硝唑、甲硝唑、呋喃唑酮(痢特灵)等。2、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两种抗生素,常用的三联用药有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等等。总之可以组合出很多种联合用药方案。现在来说,幽门螺杆菌用联合疗法很容易杀灭,所以不要对它们过度忧虑。但是要注意用药时要咨询医生,因为有的药物使用前要做皮试,有的药物有不同的禁忌,不能自作主张,以免发生意外。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等抗生素,可以杀死幽门螺杆菌,但是对肝肾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对身体有一定副作用,但是考虑到它们强大的杀菌能力,“两害相权取其轻”,必要时还是该服用就服用。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自然界存在两类细菌,一种是有益菌,一种是有害菌。在人体内,两类细菌存在互相竞争和排挤的作用。益生菌对人体各系统发挥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一旦人体内益生菌群因为各种原因失衡,使幽门螺杆菌大量繁殖,就会导致胃炎等溃疡性疾病的发生。所以,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维持益生菌群的平衡来抑制幽门螺杆菌及其他有害菌的繁殖。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益生菌可以分泌直接杀死幽门螺杆菌的抑菌素;降低体内幽门螺杆菌的分布密度;打破幽门螺杆菌的自我保护机制,使体内的免疫力杀死幽门螺杆菌;平衡体内有益菌群。而且益生菌可以降低服用抗生度导致体内菌群失衡引起的副作用。 据研究,益生菌可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第11期,刊载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消化内科的赵保民、赵曙光、李慧艳、王旭霞、秦明、闻勤生6位医生联合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益生菌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临床研究》,摘要如下: 目的:观察益生菌(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抑酸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内镜检查发现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患者,随机纳入不同的治疗方案组:A组(埃索美拉唑镁+丽珠胃三联,疗程2周);B组(埃索美拉唑镁+丽珠胃三联+益生菌,疗程1周);C组(埃索美拉唑镁+枸橼酸铋+克拉霉素+益生菌,疗程2周);D组(埃索美拉唑镁+枸橼酸铋+克拉霉素+益生菌,疗程1周),停药后4周再次内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14C-H.pylori呼气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比较各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A组H.pylori根除率75.0%,B组H.pylori根除率88.9%,C组H.pylori根除率90.0%,D组H.pylori根除率93.7%,其中各组慢性胃炎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70.9%、88.5%、89.8%、95.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3.3%、87.5%、87.0%、95.3%,胃溃疡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5.7%、%、%、83.3%,H.pylori的总根除率为86.9%,无益生菌的H.pylori根除率为75.0%,加用益生菌的H.pylori根除率为90.8%。 结论: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并且在去除替硝唑和缩短疗程后,H.pylori根除率依然较高。由于缺乏统一认识,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作用尚未广泛采用。 这篇论文说明益生菌配合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及铋制剂共同使用,能够显著增强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所以,益生菌可以作为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辅助用药,也可以作为健康人预防感染的方式。 补充益生菌有很多种方式,药物类的有三联或者四联的双歧杆菌类药物、乳酸菌类药物等,食物类的有酸奶、红酒、豆豉、泡菜等。另外香蕉、蜂蜜、燕麦粥、开心果内含有益生元,能够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所以也可以多吃一点。 关于益生菌,在这里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益生菌是最好的药》。这本书是美国的自然医学博士、哲学博士马克A布鲁奈克写的,马克博士是益生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该书详述了益生菌的重要作用,揭示了一个伟大的事实:疾病源于体内菌群失衡。人体内的细菌有上千亿之多,其中有益茵群(益生菌)和有害菌群(大肠杆菌等)的数量维系了人体微生态的平衡。随着低质量饮食和环境毒素日益增多,益生菌大量死亡,有害菌数量会超过益生菌并且对益生菌进行破坏,就会造成体内微生态系统的失衡,于是各种疾病——癌症、冠心病、肥胖症、孤僻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就会接踵而至。而适当的补充益生菌却可以对上述各种疾病进行治疗,且作用明显而安全。现代医学指出,人体70%的免疫力在肠道,人类95%以上的感染与肠道有关,这个观点也应了一句老话,“病从口入”。抗生素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而通过补充益生菌,尤其是儿童,不但可以防止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菌群失调,也可以防止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 “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导致超级菌团的出现,人类感染到某一天真的可能无药可救”在全国微生物毒素与创伤感染学术会议暨第八届脓毒症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呼吁,“创伤感染的当务之急,是研究并推广新的方法以取代抗生素。”盛志勇进一步指出,随着我国“以菌治菌”研究初见成效,益生菌有望替代抗生素。盛志勇院士的观点与马克博士的观点不谋而合。而且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PH值,保护肠道黏膜,增强免疫力,因为肠胃黏膜是人类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益生菌是绿色的抗生素,被称为抗生素后时代的替代品。益生菌可以解决平时服用抗生素来解决的小毛病,如感冒发烧、喉咙肿痛、便秘腹泻、细菌感染等。益生菌也可以主动杀灭细菌,如嗜酸螺杆菌可以消灭幽门螺杆菌。书中还列举了新生儿补充益生菌的好处和必要性。说不定,益生菌对人类的未来真的是一种救赎。所以,建议大家读一下马克博士的《益生菌是组好的药》这本书。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食物来杀灭或者预防幽门螺杆菌,这种方式通过日常饮食就可以实现,也是一种非常值得应用的方式。关于能够杀死幽门螺杆菌的食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盘文章,写的很好,也很全面,在此转录过来,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读者。 幽门螺杆菌的克星食物 -03-01作者:亦凡子 幽门螺杆菌生存于口腔、胃及十二指肠内,胃溃疡、胃炎患者中,90%都感染了该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一类致癌物。有媒体报道,我国80%的人携带或曾感染该菌。大多数阳性者若无症状可暂时不治,但采取一些积极措施防治其在体内寄生很有必要。下面列出一些幽门螺杆菌的克星食物,以助那些像我一样受胃病骚扰的朋友摆脱痛苦。 1.卷心菜有抗生素作用,可杀死包括幽门螺杆菌在内的多种细菌。每天喝1\4个卷心菜榨的汁,3周后可减轻由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造成的腹痛,并有助于两种溃疡的愈合。卷心菜还含有一种类似生胃酮的化学物质,可刺激胃肠细胞分泌粘液以形成屏障,从而与胃酸隔离,保护胃不受伤害。卷心菜越新鲜抗溃疡的效果越好。紫色卷心菜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亦可让癌细胞无法顺利扩散,借此保护更多健康的细胞免于被癌细胞侵蚀。 2.大蒜/洋葱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繁殖。新鲜大蒜比较辛辣,杀菌能力较强。坚持每日吃饭时生吃1个紫皮独头大蒜,抑菌效果明显。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发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洋葱能显著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了亚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有研究报道,大蒜素可以在胃癌细胞中激发一系列与细胞凋亡通路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响应,可以抑制胃癌细胞BGC的增殖,诱导其发生分化和凋亡。洋葱中含有一种栎皮素的物质,为天然的抗癌物质。研究显示,经常吃洋葱的人,胃癌发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葱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了30%。大蒜/洋葱的特点还在于富含大量的有机硫化合物(organosulfur云南治疗白癜风白点医院网络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