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但有些“饿法”非同寻常,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你属于哪种“饿法”?单选 1每顿饭前饥饿,无其他身体体状况 2感觉吃饱了,但身体种种迹象说明缺乏营养元素 3一饿就“胃疼”,吃饭后明显缓解 4突然一段时间胃口大增,但怎么都吃不胖 如果属于后三种“饿法”,你的健康很可能已经出了问题。在此梳理了这几种“饿法”背后的隐患,赶紧来对照自查一下。 1.“隐性饥饿”型 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明确指出,全球现在约有20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的困扰。生活变好了,可不少人却在“挨饿”。这与饮食不均衡、吃太多精细加工的食品等有关,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吃饱、吃得多少、身体胖瘦。 相反,超重、肥胖者反而是隐性饥饿的高危人群。他们往往摄入了太多的能量营养素,却缺乏微量营养素,还可能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隐性饥饿指两大类营养素的缺失,一类是维生素,另一类是矿物质。严重缺乏这两类营养素会致病,即使未经察觉的轻度缺乏,也会影响人们的智力水平、劳动能力和身体免疫力。 隐性饥饿可引起的问题有: 缺硒对心脏不利。硒是种抗氧化营养素,对心脏健康尤为重要。 缺锌影响免疫力。锌缺乏会使免疫力下降,还对味觉影响很大。缺锌时,吃东西不香,会使食量下降,容易面黄肌瘦。 缺铁诱发贫血。铁是血液中血红细胞的重要来源。如果缺铁,血红细胞减少,携氧能力降低,除了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还会降低人的注意力。 此外,缺维生素A容易夜盲,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缺叶酸往往造成出生缺陷……如果长期缺乏这些营养素,各种疾病就会逐渐显现。 建议大家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下,通过以下方法远离“隐性饥饿”。 ·重点补充四类食物 调查显示,国人膳食中奶类、豆类制品、粗粮、水产品的消费量远不及推荐量,最好重点补充。 奶类和豆类制品富含蛋白质;粗粮富含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水产品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用低温烹调 过度烹饪会使食物中维生素C大量流失。建议多用蒸煮等低温烹调,最大限度保留食物营养。 ·改掉不良习惯 吸烟、饮酒、熬夜、反复减肥、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习惯,也会造成体内微量营养素缺乏,应尽早摒弃。 2.饿到胃疼型 饿的时间太长,有时会感到“胃疼”。如果这种疼痛感非常明显,一吃东西又能很快缓解,就是典型的“饥饿性疼痛”,很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的表现。十二指肠溃疡还可表现为以下症状: 半夜疼醒。人在饥饿时,空虚的胃分泌大量胃液,因为没有与食物混合而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假如十二指肠球部存在溃疡,这些胃酸就会刺激溃疡创面引起疼痛。因此,该病患者很容易在午夜“胃疼”,甚至疼醒。 体重变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由于频繁进食以缓解疼痛,体重会增加。但发生慢性十二指肠梗阻时,体重会减轻。 其他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贫血、乏力等表现。 十二指肠溃疡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在平时应注意预防。 ·改掉不卫生习惯 尽量用公筷,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 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 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 饮食、生活要注意 少喝生水、少吃生食。 平时应忌酒、浓茶,戒烟和远离二手烟,避免紧张和焦虑,以免诱发和加重溃疡。 若发现相关症状,医院咨询医生,一旦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应及时接受治疗。 3.饿得快吃不胖型 这就是被大家羡慕的“怎么吃都不胖”的人。除了因为经常锻炼、基础代谢率(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身体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热量数)高,如果吃不胖还伴有以下表现,可能是内分泌出了问题。 胃口突然变好查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它的饿法很有特点: 从某一时间起,胃口突然变好,吃了饭饿得很快,甚至每天吃4~6顿饭还感觉饿;食欲变好后,体重反而减轻了。 如果还伴有以下症状,就更要怀疑有甲亢,医院就诊。 易激动、发脾气、易失眠。 精力不集中、心慌、怕热、多汗,即使在寒冷季节也是如此。 眼球外突,颈部发紧,脖子在短期内变粗。 月经紊乱,月经不规律或过少,甚至闭经,生育能力下降。 食欲大容易渴查血糖 血糖偏低时,身体会发出饥饿感的信号,提示身体需要更多食物补充能量。 血糖长期偏高者,通常有血糖利用障碍,血糖无法正常转化供机体使用。这也会让身体发出饥饿感,让人吃得更多。 血糖长期偏高易引起糖尿病,其“饿法”也很有特点,常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这类人不仅吃得多,还常口渴、多喝水,体重反而下降。如果有类似表现,医院内分泌科排查糖尿病等血糖问题。 发现自己突然饿的“不同寻常”时,医院看看,排查相关疾病。也希望你提醒身边的人对照检查是否属于以上“饿型”,早点排除健康隐患。 ——详细内容请见6月8日健康之友报第一版《饥饿背后藏着健康隐患》 -6-8目录简介 一版饥饿背后藏着健康隐患二版想打造“最强大脑”,《影响大脑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了解一下。三版血液循环对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循环功能较差时,血液就会流通不畅,表现为手指和脚趾麻木、液体潴留、腹胀和缺乏精力等。改善血液循环功能的一种最简单方法就是运动。《五种运动保障血流通畅》,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很值得大家一学。 四版花生自古就有“长寿果”之称。近日有研究指出,日常饮食中加入适量花生,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有效降低心脏病和脑卒中的。详细请看《花生被推为护心宝》 七版世卫组织调查显示,腹泻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高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不同的腹泻对策不同,一些腹泻甚至是癌症前兆——《四种腹泻暗藏癌症信号》:[肠癌:腹泻、便秘交替][胃癌:腹泻伴恶心、反酸][肝癌:腹泻伴上腹部痛][胰腺癌:长期慢性腹泻]八版从中医角度来看,吃水果也是有讲究的,尤其是要辩明自己的体质后再吃,才能更养生——《吃啥水果先辨体质》 九版《小孩“地图舌”需分寒热》:出现地图舌若能吃以,没有不适,则无须理会。否则则需适时调理脾胃,因为地图舌主要和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十版《这31类药物应饭后服用》既可增加吸收,提高药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十四版《夏天要防这三“邪”》:祛暑邪:冲泡生脉饮;防湿邪:佩戴香囊;驱寒邪:每天喝杯姜水赞赏 长按甘肃白癜风医院献礼春节中科白癜风帮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