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食管、胃、结直肠癌)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发病率及死亡率高 其中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为中晚期 消化道肿瘤如能在早期进行治疗 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95%以上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肿瘤君”如此可怕 那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并及早发现它呢? 这个时候就要提到消化道内镜筛查了 消化道内镜筛查一般包括胃镜、肠镜等。 1、胃镜 胃镜通过口腔进入上消化道。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病变部位、性质及治疗。可查食管炎、食管憩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憩室、胃内异物、食管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 2、肠镜 肠镜通过肛门进入肠道。检查肠道有没有息肉或者其它异常变化,并可对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进行套扎,对结肠息肉进行息肉切除等治疗。可查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等疾病。 近日,我院腔镜中心引进了新一代高清电子内镜图像处理系统(ELUXEO)和放大内镜(EG-Z、EC-ZP-V/M)。其独特的LCI(联动成像)/BLI(蓝光成像)技术及先进的放大技术,可让消化道早期肿瘤无处遁形! 既然它这么犀利 那肯定有“高能”之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它能给患者带来什么“福音”吧~ 1、LCI联动成像使病变筛查更容易 LCI联动成像可增加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对于早癌筛查和炎症发现有很大应用价值。 2、BLI蓝光成像使病变筛查更准确 BLI蓝光成像增强了黏膜表层微血管和微结构的对比度,有助于医生对不同部位的病变进行更精确的诊断。 3、BLI和LCI对于临床应用的主要临床优势 其优质的内镜图像更有助于医生发现癌前病变、早癌、息肉、炎症、溃疡、肠化生、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变。 ▲上图为我院应用新一代高清电子内镜图像处理系统中发现一例早癌图像 4、光学放大内镜 百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搭载倍光学放大功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黏膜表面微小结构和微小血管形态。 5、PFull-HD全高清画质 高清数字图像输出,分辨率高达*p(全高清模式),确保获得逼真如实物的高清图像。帮助医生近距离观察消化道内部真正的健康状态 ▲消化内科主任兼腔镜中心主任王丽萍使用新一代高清电子内镜图像处理系统为患者行胃镜检查 消化道早癌知多D 1、什么是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早癌主要分三种: 1.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内且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 2.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关病灶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与否。 3.早期结直肠癌: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以早期胃癌为例 2、哪些高危人群需要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 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对象: 以下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 (1)年龄超过40岁; (2)来自食管癌高发区; (3)有上消化道症状; (4)有食管癌家族史; (5)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6)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等)。 早期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对象: 以下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均应列为: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吸烟、重度饮酒等)。 早期结直肠癌筛查筛查对象: (1)人群筛查:50~75岁人群,无论是否存在报警症状。 (2)年龄50岁以上; (3)粪便隐血实验阳性; (4)既往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5)有消化道报警症状(消瘦、便血、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等); (6)家族结肠癌病史; (7)其他如:吸烟、饮酒、肥胖、大量肉食为主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f/8249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