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的“姜氏胰肠吻合”。胰头癌侵犯肠系膜根部,手术切除了结肠中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做了切除吻合重建。患者同时合并有胰头癌肝转移,转移癌灶约1*1cm大小。在完整切除肝转移癌的同时,做了联合结肠中动静脉切除,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吻合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这个患者的诊治过程很有意思。在术前的影像学检查中没有发现肝转移病灶,术前做了个pet-CT,也没有发现肝转移灶,但有个意外收获,就是在颅脑蝶鞍部位发现一个占位性病灶,进一步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垂体窝见结节影,呈“束腰状”改变,大小约2.0x2.1x3.3cm。考虑为垂体腺瘤伴囊性变。

这一发现对后期的手术非常有意义:原发性颅内肿瘤如咽鼓管瘤或松果体瘤,以及蝶鞍上的肿瘤在最早期就可能发生一种特殊的临床症状,那就是尿崩症。

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的缺乏,从而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垂体肿瘤引起的尿崩症属于中枢性尿崩症(CDI)

患者术前虽然没有低渗性多尿的表现。但手术,麻醉和长时间的禁食水可以诱发多尿的出现。

低渗性多尿为尿崩症患者最显著的症状,每天的尿量可超过4L,并伴有烦渴和多饮,极少数可超过10L/d,也有多达40L/d者。尿比重为1.~1.,尿渗透压为50~mOsm/L,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多尿时如果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可引起严重失水、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水平明显升高,出现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胰十二指肠这样的大手术,如果出现尿崩,那真是雪上加霜。

这个发现虽然很偶然,但这一发现非常重要。由于术前有这一发现,就提前做好了预案,备好了鞣酸加压素。手术前也没有长时间禁水,只在手术前四小时开始禁水。

该到的一定会如期而到,手术麻醉开始后患者一小时的尿量就达到了ml。在严格控制液体量的情况下,第二小时的尿量仍然是ml。麻醉师说:我们做麻醉师最关心的就是尿量了,没有尿了担心,尿多了也吓死人呀。大量液体丢失,又不能正常补液,低血压,低灌注,各种连锁反应一触即发。好在由于术前有很好的预案,备好了鞣酸加压素,用药后患者的尿很快就恢复到了正常。

这个患者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在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和pet-CT检查中都没有发现肝内有转移灶。但在手术探查的时候在胆囊后方摸到了一个1cm大小的病灶,术中快速冰冻证实为腺癌。这个转移灶并没有突出到肝脏表面,而是隐藏在胆囊后方,要没有很好的手感的话这个转移灶一定会漏掉。当然了,用腹腔镜做的话,这个转移灶也会漏掉。没有手的触觉这也是腹腔镜手术的一个缺陷。

手术,手术,手术就是手的艺术,手的感觉至关重要。

胰肠吻合依然采用“姜氏”背带裤胰肠吻合法,仅用时不到5分钟即完成吻合,本来用手机录了相,想分享给大家,可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f/8208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