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譚詠麟与洪金宝等几位好友聚餐,并晒出了合照。照片中,洪金宝穿黑色T恤坐在中间,双手竖起大拇指,头发花白,身形与之前相比消瘦了许多。 要知道,洪金宝一向给人的印象都是“灵活的胖子”,他圆滚滚挺着个大肚子打功夫的荧幕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而如今的暴瘦让影迷们担心他是否患了糖尿病甚至癌症。 所幸,他的儿媳妇周家蔚澄清,洪金宝身体健康无恙,只是吃得健康而变得清减。 老人消瘦未必长寿 “有钱难买老来瘦”是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长久以来被许多中老年人奉为养生之道。其实这句话是非常片面,仅仅对过度肥胖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才有意义。 肥胖的确会危害健康,但老人太瘦、暴瘦同样对健康不利。因为过于消瘦的人,血液中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和血红蛋白含量过低,免疫与防御疾病的功能相对较差,容易患病。而患病更使脏腑组织机能下降,促进早衰,影响延年益寿。太瘦的老年妇女则更易患骨质疏松症,而消瘦还缺乏丰满坚韧的肌肉,减少了对外力的缓冲作用,因而也会增加骨折的发生。过于消瘦,皮肤薄而干枯,皮脂腺排泄减少,故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老年性糠疹等皮肤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国外一项对多名居民长达30年的调查研究证明,过度肥胖和消瘦的人,其死亡率都远远超过不胖不瘦或适度肥胖的人,所以说并非越瘦越好。一般而言,人在衰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体重逐步下降,但体重不应该低于标准体重的20%。 引起老人暴瘦的常见原因 那么,有哪些常见引起老年人过度消瘦的原因呢? 恶性肿瘤 任何恶性肿瘤都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特别是患肝胆、消化等系统的恶性肿瘤,消瘦症状往往十分明显。因此,老人暴瘦伴有以下症状的要小心: *平时患有慢性乙肝的患者,要小心肝癌的侵袭; *有萎缩性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等病史者,要当心胃癌的潜伏; *若消瘦伴有吞咽困难者,应警惕患食道癌的可能; *消瘦伴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者,切不可只考虑痔疮,还要想到大肠癌的可能; *过度消瘦还是胰腺癌仅有的症状,若出现黄疸绝大多数已是晚期; *若身体消瘦,并可在体表触到肿大的淋巴结时,则应提防支气管癌与淋巴细胞瘤的可能。 糖尿病 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群体,而多数都不会有典型的三多症状(多饮、多食、多尿),而多以消瘦、精神倦怠乏力为主要表现。本病早期很多人比较肥胖,但时间一长,因代谢紊乱、消耗增多,会造成消瘦。 结核病 老年人均消瘦由慢性感染所引起的为数不少,如逐渐消瘦而又伴有低热、盗汗等症状者,常是结核病的表现。 慢性乙肝 患有慢性乙肝、肝硬化者,身体常表现为消瘦、食欲下降、肝区隐痛与倦怠乏力等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 如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以及胃肠消化功能紊乱,或长期表现为体衰、脾虚胃弱之人,均可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引发营养缺乏而消瘦。 内脏下垂 身高体瘦无力型体质者,内脏下垂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胃下垂最多。因食欲不振、食则饱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而导致消瘦。 甲亢 老年人患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并不少见,但容易误诊。这是因为有1/3的老年患者没有甲状腺肿大,许多人也没有突眼症状,并缺乏食欲亢进、怕热多汗、烦躁不安等典型表现,而只是表现为逐渐消瘦,或伴有精神抑郁、淡漠、易激动、低热等表现。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消瘦乏力常是老人患此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以后才出现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低血压等典型体征和症状。 药源性消瘦 主要是因为长期服用甲状腺制剂、二硝基酚、苯丙胺等一些能增强机体代谢功能的药物所引起。此外,长期服用氨茶碱、红霉素以及消炎痛、扑炎痛等影响食欲,导致进食减少,或长期服用轻泻剂影响肠胃吸收功能时,均可导致消瘦。 如何判断老人暴瘦 怎样初步判断家里的老人是暴瘦呢? 1、饮食和生活环境没有发生特殊变化,不是主动减肥或生活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体形明显消瘦; 2、原来不瘦、身体比较健壮的人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消瘦,6个月内(或未知时间内)体重下降≥10%或3个月内体重下降≥5%。 3、与日常进食相比,经口进食的食物明显减少。 如果发现以上任一条,就要提高警惕,有可能是疾病的报警信号或病理性消瘦,医院就诊。 总之,合理平衡的饮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保持理想的体重,才更有利于健康长寿。即使老年人肌肉丰满些,微微有些发胖,只要没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不必为此而烦恼,更不可盲目节食而苛求体质消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by/8251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