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腔内,主要是指胃酸和胃蛋白酶接触的十二指肠黏膜发生局限性的超出黏膜肌层的溃破。

它是胃肠道疾病中最常见的器质性病变,慢性患者多于急性患者,且病情复发率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发病机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可概括为两种力量之间的抗衡,一是损伤黏膜的侵袭力,二是黏膜自身的防卫力,当侵袭力过强、防卫力过低或者侵袭力超过防卫力时,就会产生溃疡,患者多在空腹状态下疼痛,于进餐后得到缓解,也可于晚间睡前或后半夜出现疼痛感。

患者多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者剧痛等症状;一般来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易发生癌变,但溃疡边缘部分的胃黏膜会由于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容易发生癌变引发为胃癌,威胁患者生命。

临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采用药物疗法,当前各大医疗机构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物有奥美拉唑和铝碳酸镁,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起效迅速,抑酸能力强大,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等病症。

铝碳酸镁是一种非处方药物,具有明显抗酸和保护胃黏膜作用,当人体内pH3时,本品开始中和反应,当人体pH=5时,反应中止,可保持胃液维持在pH3~5,达到中和胃酸的作用,通过吸附胃蛋白酶使大部分胃蛋白酶失去活性,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损伤,药效发挥迅速、温和且持久,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

注:科普文章不作为用药推荐,具体个人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参考文献:《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中国实用医药年8月第10卷第24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by/8250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