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考试,各科目习题及答案解析请向下翻看↓↓↓ 每日一练——护士资格考点精练1、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A、腹水、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B、腹水、脾大、腹壁静脉曲张C、腹水、脾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腹水、脾大、门静脉癌栓形成E、腹水、脾大、肝静脉阻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腹水、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2、胆色素结石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胆汁成分改变B、胆道感染C、胆道梗阻D、葡萄糖醛酸酶增加E、胆道内蛔虫残体留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胆道感染是胆红素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感染时胆道中的细菌释放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出葡萄糖醛酸,其游离胆红素与钙盐结合发生沉淀从而形成结石。 3、溃疡病急性穿孔非手术治疗期间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半卧位B、补液C、胃肠减压D、应用抗生素E、全身支持治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溃疡病急性穿孔后,胃内容物外漏可引发严重的腹腔内感染,当穿孔较小或空腹穿孔、病情不重时,考虑非手术治疗,此时应保证胃肠减压的有效通畅,及时将内容物吸出,既可减少内容物外漏,又可保证胃腔内处于空虚状态,利于修复(C对)。 4、有关直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直肠一般长12~15cmB、齿状线以上由体神经支配C、直肠有排便、吸收等功能D、直肠表面覆盖黏膜E、直肠静脉回流入门静脉系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12~15cm。齿状线是直肠和肛管的交界线,神经支配以齿状线为界,以上为自主神经(B错,为本题答案),以下为躯体神经;上皮组织在齿状线以上为黏膜,以下为皮肤;静脉回流在齿状线以上为门静脉,以下为下腔静脉。直肠的主要功能是排便,也可吸收少量水、电解质、葡萄糖和部分药物,还能分泌黏液以利于排便。 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柏油样粪便提示24小时出血量为 A、5mlB、10mlC、60mlD、mlE、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呕血常提示胃内积血量达ml以上。黑便是指上消化道少量出血达60ml以上(C对)。 6、患者,女性,30岁,肛门胀痛、排尿困难6天。畏寒、高热,肛门外未见明显异常,直肠指检:肛管左壁局限性隆起,压痛明显。关于对该患者的护理,以下错误的是 A、物理降温B、控制排便C、1:高锰酸钾坐浴D、遵医嘱应用抗生素E、嘱患者多饮水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描述患者应为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护理措施包括:①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鼓励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习惯。②肛门坐浴:指导患者用1:高锰酸钾溶液0ml进行坐浴,维持坐浴时间20~30分钟。③指导患者坚持保健活动:对长期站立或坐位工作的人,指导其坚持做保健操和肛门括约肌的舒缩活动,以促进盆腔静脉回流,促进肠蠕动和肛门括约肌功能。④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对症处理: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7、患者,男性,50岁,上腹部胀痛多年,最好的鉴别方法是 A、X线钡剂检查B、大便隐血试验C、纤维胃镜检查D、胃液分析E、胃黏膜脱落细胞检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最可能诊断为慢性胃炎,因此首选纤维胃镜检查(C对)。 8、患者,男性,30岁,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痛5小时,伴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服用制酸剂不能缓解,考虑有溃疡病穿孔的可能。下列选项中最有助于判断穿孔的体征是 A、腹肌紧张B、肠鸣音消失C、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D、腹式呼吸减弱E、腹部叩诊鼓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穿孔是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与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腹部剧痛和具有急性腹膜炎的体征(A对)。 9、患者,女性,45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近3年,每天排便4~5次,常有里急后重感,并且排便后疼痛能够缓解。下列检查中与本病无关的是 A、血液检查B、粪便检查C、X线钡剂灌肠D、B超检查E、结肠镜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B超检查对心脏的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黏液病的探测有特异性。还对胆囊、胆总管、肝管、肝外胆管、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等有良好的检查效果,能胎盘定位、羊水测量,又能对单胎多胎、胎儿发育情况及有无畸形和葡萄胎等作出早期诊断。 患者,男性,52岁,肝硬化,大量腹水。入院后给予利尿剂治疗,腹水量明显减少,但患者出现了淡漠少言、反应迟钝、言语不清等症状。 10、为防止发生此并发症,应采取的措施是 A、限制水的摄入,每天少于0mlB、加用保钾利尿剂,利尿速度不宜过快C、输注白蛋白D、加大利尿剂用量E、限制盐的摄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大量放腹水和使用排钾利尿剂可引起肝性脑病,因此在使用利尿剂的过程中应加用保钾利尿剂,利尿速度不宜过快。 每日一练——初级护师考点精练1、阻塞性肺气肿的并发症不包括 A、自发性胸腔B、肺部急性感染C、慢性肺源性心脏病D、呼吸衰竭E、急性左心衰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慢性炎症蔓延至气道远端,累及细支气管管壁及周围组织,造成气体排出受阻,使肺泡过度膨胀和肺泡壁弹性减弱或破坏,融合成肺大泡所致,一般不会并发急性左心衰竭(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病人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并发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ABCD对)。 2、自发性气胸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咳嗽,咳痰,咯血B、胸痛,干咳,呼吸困难C、胸痛,干咳,咯血D、咳痰,咯血,呼吸困难E、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自行破裂,使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气胸发作时有呼吸困难,胸部常突然出现尖锐性刺痛和刀割痛,与胸膜腔内压力增高、壁层胸膜受牵张有关,偶有刺激性干咳(B对ACDE错)。 3、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的食物是 A、水果B、蔬菜C、肉类D、米饭E、面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饮食上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降低血氨的生成,因此需限制肉类的摄入,昏迷时应忌食蛋白质,清醒后逐渐增加蛋白质,每天控制在20g以内,最好给予植物蛋白(C对ABDE错)。 4、发生大咯血时病人应当 A、咳嗽B、屏气C、少量流质饮食D、绝对卧床E、多交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大咯血指每天咯血量大于ml或一次咯血大于ml,应紧急急救,迅速有效地排除呼吸道内的血液、防止窒息,待窒息解除后,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头低足高位,以利体位引流(D对);大咯血应暂时禁食,减少咳嗽以免引起误吸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但当窒息解除后,应鼓励病人将气道内积血咳出,不应屏气,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ABCE错)。 5、原发性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脑出血B、充血性心力衰竭C、肾功能衰竭D、冠心病E、糖尿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高血压,高血压的病理生理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心脏和血管,引起全身小动脉改变,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缺血,而脑动脉硬化,可发生脑动脉血栓形成和微小动脉瘤,如果动脉瘤破裂则引起脑出血,因脑对缺血缺氧的敏感性,会危及病人生命,为原发性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A对BCDE错)。 6、心律失常患者中最易发生脉搏短绌的类型是 A、心房扑动B、心房颤动C、心室颤动D、室性期前收缩E、窦性心律不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脉搏短绌也称“绌脉”,是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表现为脉搏细速、极不规则,听诊心率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B对ACDE错)。 7、桥脑出血,瞳孔表现为 A、一侧瞳孔散大B、一侧瞳孔缩小C、针尖样瞳孔D、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E、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桥脑出血多由基底动脉的脑桥支破裂导致,大量出血时血肿波及脑桥两侧时,患者很快进入昏迷,双侧瞳孔呈针尖样(C对ABDE错)。 8、最能反映贫血程度的实验室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B、红细胞沉降率C、血清蛋白总量D、血红蛋白定量E、网织红细胞计数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贫血是单位容积末梢血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因此血红蛋白定量是最能反映贫血程度的指标(D对);红细胞计数主要反映生理性变化和病理性变化,用于辅助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A错);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病理性见于各种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减慢见于肝病、肿瘤等(B错);血清蛋白总量主要包括球蛋白和清蛋白,主要反应肝脏合成功能和肾脏病变造成蛋白质丢失的情况(C错);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E错)。 9、溃疡性结肠炎最突出的消化系统症状是 A、腹泻B、腹痛C、腹胀D、食欲不振E、恶心、呕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溃疡性结肠炎最突出的消化系统症状是腹泻,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可达10余次,粪便呈黏液、脓血便,甚至血便常伴有里急后重感(A对BCDE错)。 10、引起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栓塞B、心律失常C、心源性休克D、充血性心力衰竭E、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风湿性心瓣膜病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反复感染有关,病人感染后对链球菌产生免疫反应,使心脏结缔组织发生炎性病变,在炎症修复过程中,心脏瓣膜增厚、变硬、畸形、相互粘连致瓣膜的开放受到限制,阻碍血液正常流通,成为瓣膜狭窄;如心脏瓣膜因增厚、缩短而不能完全闭合,称为关闭不全,常见并发症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是首要并发症,也是就诊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诱因是感染、风湿活动、心律失常、洋地黄使用不当等(D对);栓塞多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有房颤的病人,以脑动脉栓塞最为常见(A错);房颤是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B错);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易发生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E错);一般不会出现心源性休克(C错)。 每日一练——主管护师考点精练1.麻醉前用药中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为目的的药物是 A.异丙嗪 B.安定 C.阿托品 D.吗啡 E.苯巴比妥钠 答案:C。 抗胆碱能药物的主要作用为抑制涎腺、呼吸道腺体分泌,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 2.属于特异性感染的是 A.破伤风 B.疖 C.丹毒 D阑尾炎 E.菌血症 答案:A。 特异性感染是指由一种特定的致病菌引起一种特定性的感染,具有比较独特的病理变化过程,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如破伤风。 3.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因素是 A.胆管狭窄 B.胆管结石 C.胆道肿瘤 D.胆道蛔虫 E.胆管扭转 答案:B 4.关于内脏性疼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缓慢、持续 B.定位不准确 C.常引起腹肌紧张 D.范围不明显 E.痛觉迟钝 答案:C。 内脏性疼痛是由内脏神经感觉纤维传人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疼痛。内脏感觉纤维分布稀少,纤维较细,兴奋的刺激阈较高,传导速度慢,支配的范围又不明显。疼痛特点是:①痛觉迟钝,对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但对较强的张力(如牵拉、膨胀、痉挛)及缺血、炎症几类刺激较敏感;②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③疼痛过程缓慢、持续,常伴有焦虑、不安、恐怖等情绪反应。 5.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的是 A.体内钾缺失 B.体内HCO增高 C.体内HCO减少 D.大量利尿 E.呕吐大量胃内容物 答案:B。 体内HCO增高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大量利尿、体内钾缺失易导致代谢性碱中毒,而体内HC03-减少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6.机体调节酸碱平衡最快的途径是 A.神经一内分泌系统 B.肺 C.肾 D.血液缓冲系统 E.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答案:D。 正常血液pH在7.3~7.4,机体主要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和肾三个途径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其中,血液缓冲系统的作用最快,但代偿能力有限;肺是排除体内挥发性酸的主要器宫;肾是调节酸碱平衡最重要的器宫,但速度缓慢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7.等渗性脱水患者体液容量变化的特点为 A.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轻度减少 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正常 C.细胞外液轻度减少,细胞内液显著减少 D.细胞外液、内液按比例减少 E.细胞外液正常,细胞内液减少 答案:B。 等渗性脱水患者的体液中水和钠等比例丧失,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故体液容量变化的特点为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细胞内液基本正常。 8.鉴别腹膜内型和腹膜外型的膀胱破裂,最好的方法是 A.膀胱镜检查 B.导尿 C.膀胱造影 D.测漏试验 E.B超 答案:A。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膀胱破裂的部位及类型。 9.以下最容易引起急性肾衰竭的外伤是 A.穿通伤 B.挫伤 C.扭伤 D.挤压伤 E.切割伤 答案:D。 挤压伤后大量的组织溶解破坏,会给肾带来严重负担,容易导致肾衰竭。 10.在治疗局麻药物毒性反应时首选的药物是 A.苯二氮革类药物 B.异丙嗪 C.吗啡 D.阿托品 E.巴比妥类药物 案:A。 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羟地西泮、硝基地西泮等,由于有抗焦虑作用而优于巴比妥类药物,在治疗局麻药中毒反应时也属首选。 每日一练——护理学-外科(副高/正高)考点精练1.关于急性坏死性肠炎,下列哪项不正确 A.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B.病因与C型产气荚膜杆菌有关 C.大便呈血性,暗红糊状或赤豆汤样 D.花生、大豆等含胰蛋白酶抑制物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E.发生肠穿孔立即行外科手术 2.关于小儿肺炎伴腹泻的补液原则哪项不正确 A.轻症患儿口服补充 B.重症、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 C.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D.含钠液要减少 E.补液总量要增加1/3 3.关于小儿生理性腹泻正确的描述是 A.多见于6~24个月小儿 B.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C.小儿食欲欠佳 D.可出现脱水症状 E.患儿外观虚胖,常见湿疹 4.有关疱疹性口腔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1~3岁小儿多见 B.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C.传染性强 D.发病无季节性 E.病程长 5.在应用ORS液的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A.多用于中度以下的脱水 B.服用ORS液期间不要饮白开水 C.出现水肿应停服ORS液 D.新生儿不宜用ORS液 E.明显腹胀者不宜用ORS液 6.关于疱疹性口炎描述,正确的是 A.由细菌感染所致 B.多发生于夏秋季 C.多见于1岁以下小儿 D.齿龈红肿触之易出血 E.颌下淋巴结无肿大 7.秋冬季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是 A.轮状病毒 B.柯萨奇病毒 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D.白色念珠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8.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多发年龄是 A.新生儿期 B.6个月以下 C.6~24个月 D.3~5岁 E.6岁以上 9.关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正确的说法是 A.3~9岁儿童多见 B.发病高峰在夏秋季 C.发病急 D.与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有关 E.一般无须禁食 10.急性坏死性肠炎发病年龄多在 A.1岁以下 B.1~3岁 C.4~10岁 D.10岁以后 E.进入青春期后 11.腹泻脱水患儿,在补液后出现眼睑水肿,说明 A.输入的液体中钠盐过少 B.输入的液体中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 C.输入的液体中葡萄糖液比例过高 D.输入的液体总量过多 E.输液速度过快 12.10%葡萄糖ml、生理盐水ml、1.4%碳酸氢钠ml,其混合液的张力是 A.1/2张 B.1/3张 C.2/3张 D.1/4张 E.等张 答案: 1.D2.E3.E4.B5.B6.D7.A8.C9.E10.C11.B12.C 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资格考试备考群, 请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