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报道屡见不鲜,而男性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的报道不多,到底哪些因素会导致男性骨质疏松呢? 男性饮食、运动、吸烟、嗜酒、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病、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支气管炎等因素对骨密度(BMD)都会有影响。这些因素旨在为男性骨质疏松早期预防干预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问卷调查表记录受试者身高、体重、生活习惯、慢性病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BMI、饮食结构、运动、吸烟、嗜酒、高血压病、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骨质疏松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男性55岁骨质疏松发病率为8.38%,而60~64岁骨质疏松发病率上升至15.73%,70~74岁为34.12%,75~79岁骨质疏松发病率达44.69%,差异显著(P<0.05)。 吸烟、嗜酒与饮食习惯 据统计吸烟(≥5年、≥10支/天)与饮酒(≥g/天)同不吸烟、不饮酒比较BMD差异显著(P<0.01),可见吸烟或饮酒过多影响骨的正常代谢。吸烟不仅影响成骨细胞的分裂增殖,而且影响骨胶原合成。嗜酒则减少肠道钙的吸收,干扰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皮质类固醇分泌过多。 影响因素中喝牛奶(≥ml/天)与经常吃海产品(≥g/周)BMD值明显高于低摄入组(P<0.01)。钙是维持骨骼强度所必需的元素,是骨骼主要的矿物质成分。正常成年人维持钙的平衡每日需要量0mg,而我国城乡居民每日膳食中钙含量偏低,只有-mg。预防骨质疏松应提倡正确补充钙剂。牛奶和乳制品是含钙最丰富的食品,虾皮、海带、紫菜、鱼类等海产品也含有丰富的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充足的营养可减少骨丢失。 运动 运动增加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刺激骨组织对体内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运动不仅增加体力,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而且可使人体的内分泌发生正向改变,提高体内性激素水平,促进骨代谢。因此,运动可以做为提高骨量,预防骨质疏松的干预手段。 慢性疾病与骨质疏松 高血压患者尿钙排除增多,血清离子钙水平降低,继发甲状旁腺激素增高,促使骨钙入血,导致骨量减少。笔者统计分析高血压患者与无高血压病史组BMD测定值差异显著(P<0.01)。认为应将高血压患者做为BMD监测人群。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长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维生素D和钙的缺乏,是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之一。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小结 综上所述男性年龄、BMI、吸烟、嗜酒、高血压病、溃疡病、运动、饮食均成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男性骨质疏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男性骨质疏松危害不亚于女性,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因此应重视男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干预,以降低骨质疏松发病率,提高男性的生活质量。 专家建议 每三个月至半年检测一次骨代谢生化指标: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人N端中段骨钙素。 赞赏 长按发白癜风论文二十多篇白癜风治疗小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