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对狗尾巴草这种特殊的绿色植物一定不陌生,临近夏季,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狗尾巴草,虽然是一种杂草,狗尾巴草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中医眼中,不可多得的天然营养品。#夏方养生指南#

狗尾巴草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30度左右,会随着微风四处飘散进行传播,狗尾巴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无论是在酸性土壤还是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

中医认为:狗尾巴草性平味甘,具有清肺润肺,止咳化痰,利尿消肿,解热消炎的功效,我国著名医学古书《本草纲目》中,曾这样记载过,李时珍认为狗尾巴草只有去湿消肿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黄水疮,对风热感冒等疑难杂症也能很好根治。

很多养生达人都会将新鲜采摘的狗尾巴草晒在自家庭院中,晾晒成干坚持泡水喝,经常喝口味的草水又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呢?

“狗尾巴草”是个宝,用它来煮水喝,或能帮助解决这4个问题

1、清热降火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长期处于高压的环境下,逐渐让人心里憔悴,家天气越来越热的原因,很多人都会出现肝火旺盛,体内火气淤积的问题。

饮水少会使身体上火诱发各种炎症,每天坚持喝两杯狗尾巴草水,能够起到清热降火的效果,有效缓解身体燥热感,维持健康态。

2、解毒利尿

随着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长期暴饮暴食,经常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摄入过多垃圾食品会导致体内毒素垃圾大量堆积,外加,上班族和学生都养成了熬夜的坏习惯,严重影响内脏器官排毒解毒的进程。

大量毒素垃圾长时间堆积在体内,未能及时排出,会影响内脏器官的健康,也会加重身体的负担,以此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狗尾巴草具有解毒利尿的功效,饮用狗尾巴草水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大量毒素垃圾也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解毒消炎防癌抗癌的功效。

3、清肝明目

肝脏作为身体中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承担着“人体清洁工”的角色,身体排毒离不开肝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了眼睛,我们也将无法看清这个美丽的世界,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发明,人们逐渐离不开电子产品,一天24小时,至少有15个小时的时间,都是盯着电子屏幕的。

经常看电子产品会使眼部受损,视力下降,诱发各种眼病,喝狗尾巴草水,能够有效缓解眼部疲惫感,改善眼干颜色的问题,让视力变得更好,有效缓解眼睛浑浊和视力减退的情况,清肝明目,调理眼睛和肝脏的健康,促进肝脏排毒解毒。

4、润肠通便

便秘是困扰很多人的一大难题,不止是老年人,如今就连许多年轻人也会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久坐不运动的生活常态,渐渐出现了便秘的问题。

长期暴饮暴食,饮食极其不规律,会加重脾胃受损的几率也会诱发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肠胃疾病,影响粪便的排出,加重肛周的负担。

狗尾巴草具有调理脾胃的效果,经常便秘的人每天坚持喝1~2杯狗尾巴草水,调理肠胃不和的问题,改善脾胃酸碱平衡,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加速粪便的排出,起到润肠通便的功能。

被我们当成杂草的狗尾巴草,还有哪些神奇的妙用?

(1)天然杀虫剂

夏季蚊虫较多,一定要的话,可以将狗尾巴草放入锅中,倒入一盆干净的水,煮20~30分钟,将狗尾巴草捞出将水放入喷壶内。

用喷壶将煮好的狗尾巴草水喷洒在蚊虫多的地方,能够起到“天然杀虫剂”的效果有效预防蚊虫叮咬,保护肌肤健康。

(2)做饲料

狗尾巴草还能被当做食物来吃,并不是我们自己吃,而是喂家里的牲畜,狗尾巴草中含有较多的粗脂肪和粗蛋白,这些营养物质适合动物吃,能够为牲畜提供较多的能量和热量,方便消化,吸收,为养殖业作出贡献。

(3)烧柴火

《四川中药志》认为狗尾巴草“性平,味淡,无毒”,将狗尾巴草晒干后,可以当做柴火燃烧,很好燃烧,且不会释放较多对身体有害的毒烟。

喝狗尾巴草水时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饮用量

虽然狗尾巴草水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并不代表狗尾巴草水可以长期大量饮用,中医表示:狗尾巴草偏寒,长期大量饮用会导致体内寒气入侵,使女性宫寒,出现月经不调和月经紊乱的问题,还会加大男性肾脏的损伤,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

狗尾巴草水的每日最佳饮用量最好不要超过5~10克,每天喝2~3杯即可,千万不要当水喝,否则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诱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问题。

2、不要放凉后喝

狗尾巴草本身就是一种偏寒的植物,喝个尾巴草水时,尽量趁热喝,不要放凉后喝,否则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3、隔夜的狗尾巴草水不要喝

民间意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隔夜茶毒如蛇,隔夜的各位泡茶水最好不要喝,经过隔夜储存后,狗尾巴草水中会生成较多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鞣酸。

经常喝隔夜的狗尾巴草水,会增加肝脏解毒的负担,也会诱发肠胃病变,出现胃炎、胃溃疡的问题。

4、不可与其他药材搭配应用

喝狗尾巴草水时,最好不要与茯苓,百合,桂花根等中药材搭配,否则会加重身体不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l/8250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