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內镜下可获得有效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晚期胃癌即使接受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较低,所以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胃癌的筛查对象为

年龄大于45岁,男女不限;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等胃癌前疾病;

胃癌患者的直系亲属;

存在长期高盐,有长期吃腌制食品,经常饮酒等饮食习惯

吸烟

胃癌常用的筛查方法及诊断方法

目前对于胃癌筛查诊断的方法有:纤维胃内窥镜及活检、胃钡餐以及血清胃功能检测(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抗体)。

病理和胃內窥镜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两种途径检查方法必须要求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费用较贵,而且胃镜患者操作要求较多,因此,不能作为普查手段。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筛是较为可行的筛查策略。

胃蛋白酶原(PG)是由胃部分泌的参与消化的胃蛋白酶的前体,通常约1%的PG可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可分为PGI和?PGII两种亚型,血清胃蛋白酶原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胃黏膜的状态和功能。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血清中的PG的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PG是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胃部疾病的初筛选指标和治疗的监控指标。定期检测PG并积极干预治疗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手段。?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是目前临床推推荐的切实可行的筛选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PG检测方法主要有生化法、酶免和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快速、经济,结果准确,针对高危及具备临床症状病患,联合检测多项胃癌标志物可提高检出率。目前,医院检验科,除PG1、PG2外,还推出丰富的胃癌联检项目,如:CEA、CA等,检测性能优异,与临床疾病有很好相关性。

综上所述,对高危的胃癌筛查对象首先进行胃蛋白酶原(PG丨PGII)、幽门螺杄菌抗体等非侵入性项目的筛查,依据指南要求对达到筛查临界值的高危人群进行有目的胃镜精査,确保用最有效的方法和最经济的流程最大限度的筛查出胃癌,做到早诊早治,从而降低胃癌死亡率。

往期推荐

这个喜欢居住在我们胃里的细菌,你了解吗?

孩子夜间肛门瘙痒,可能是蛲虫作祟

化验单上有箭头,医生却告诉我没事,咋回事呢?

产检时发现有蛋白尿怎么办?

巨细胞病毒,您了解吗?

季节性流感预防及检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l/8213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