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肠癌也已经成了高发癌症,中国大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是48.3岁,而且发现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虽然大肠癌是高发癌症,但是也是可以有效地早期筛查、预防和治疗的癌症,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很好。医院内镜中心获悉,在近几日的电子肠镜检查中,已连续发现多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病例一

患者张先生,年龄70岁,经肠镜检查,在距肛门6厘米直肠处发现一处菜花样肿物,质脆易出血,大小约3.0厘米,取活检4块;并在横结肠和乙状结肠各发现1枚广基息肉,给予镜下钳除。

病例二

患者张先生,年龄79岁,经肠镜检查,在距肛门40厘米结肠处见黏膜呈半环形瘤状向腔内突出,致管腔狭窄,无法继续进镜,大小约5.0*4.0*3.0厘米,表面凹凸不平,糜烂、质脆、易出血,取活检3块。

病例三

患者管女士,年龄70岁,经肠镜检查,在距肛门75-80厘米横结肠处可见黏膜呈环形瘤状向腔内突出,致管腔狭窄,表面凹凸不平,糜烂、质脆、易出血,活检3块。

病例4

患者贾先生,年龄60岁,经肠镜检查,在距肛门2-8厘米直肠处可见黏膜呈环形瘤状向腔内突出,致管腔狭窄,表面凹凸不平,糜烂、质脆、易出血。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①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②结直肠癌高发年龄40岁及以上人群有以下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脓血便、血便;大便潜血多次阳性;痔疮出血;贫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食欲下降;消瘦。③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人群;④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人群;息肉就是肠壁上生长的凸向肠腔的增生物。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样的息肉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防止病变成为大肠癌。

以上医院做电子结肠镜检查。随着大肠癌年轻化趋势的加剧,建议4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也要做肠镜筛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孙景汇主任医师在为患者做无痛肠镜检查

明日出诊专家王刃教授、主任医师

医院结直肠外科(肛四科)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国医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黑龙江省委员

毕业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结直肠、肛肠外科工作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国家、省、市论文十余篇。近年开展很多新的术式,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是最为突出的特色手术,《导尿管引导单吻合器行超低位直肠癌结肠肛管吻合术》获黑龙江省新技术应用三等奖。《优化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获黑龙江新技术应用三等奖,《中低位直肠癌用支撑吻合管经直肠肛门环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获哈尔滨市新技术应用二等奖。完成各种疑难肛门疾病手术上万例,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大肠癌手术以及各种复杂性肛门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先开展痔的微创治疗、PPH术、直肠前突STARR术、双侧臀大肌移植治疗肛门失禁手术等。

杨东生教授、主任医医院副院长、肛肠外科主任中华中医药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国家民族医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国家卫生部肛肠重点专科项目负责人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专家委员会专家黑龙江中医肛肠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市医疗鉴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肛肠专科四十余年,作为黑龙江省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国家、省、市级论文四十余篇,获得省市科研奖三项,年《排便造影技术应用》、《直肠前突和阴道修补术》获省科学技术应用三等奖,《PPH—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期以上内痔》、《经阴道入路缝合修补治疗女性直肠阴道瘘》获、年度哈尔滨市卫生局系统新技术引进应用三等奖。科研项目《瘘道肛管皮下移植术治疗经括约肌间瘘》获得国家中医管理局立项。主编了《简明肛肠外科治疗学》,并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支撑吻合技术》成功地为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结肠运输实验技术》为习惯性、顽固性便秘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

擅长各种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治疗,尤其是在痔的手术创新、术后中医药的治疗、小儿肛肠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方法。首创肛门手术无痛技术,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超声刀微创技术治疗肛门直肠病,该技术在全省应用,全国推广,使广大肛门病患者彻底解决了手术剧痛的难题。率先引进了PPH技术,首次开创痔手术不用住院的新疗法。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大肠肛门病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专家预约方法

拨打-预约

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预约

转发是一种爱心,分享是一种美德!

看/肛/肠/病/到/西/大/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zl/8206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