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很喜欢看吃播,自己吃不到的或是不能吃的东西,看着别人吃,四舍五入也算是自己吃过了。 每当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吃土的播主,我都会很奇怪,那么多好吃的不吃,为什么要吃土呢? 因为有很多吃播都是假的,一些火锅底料或是黄油其实都是蛋糕做的。 如果,他吃的真的是土,那就有问题了。 因为有一种疾病患者恰恰会出现这种症状——异食癖,那就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 就上海地区人群调查显示:铁缺乏症的年发病率在6个月~2岁婴幼儿为75.0%~82.5%,妊娠三个月以上妇女为66.7%,育龄妇女为43.3%,10~17岁青少年为13.2%;以上人群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3.8%~45.7%,19.3%,11.4%和9.8%。 缺铁性贫血并不是小病,它可能会影响到病人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及智力,所以大家也不要老是觉得医生总是夸大其词,只有对疾病有一些畏惧之心,大家可能才会好好预防,从而远离疾病。 下面,就让我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种疾病吧!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婴幼儿需铁量较大,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容易造成缺铁; 青少年偏食易缺铁; 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如果不补充高铁食物,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使铁的吸收减少了。 再就是长期不明原因的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恩病等都可以使铁吸收障碍而发生贫血。 铁丢失过多(这是造成缺铁贫最常见的原因):长期慢性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肿瘤等); 月经过多(如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 咯血和肺泡出血(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等等。 缺铁的临床表现 缺铁原发病表现: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 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或大便形状改变, 妇女月经过多; 肿瘤性疾病的消瘦; 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贫血的表现:常见的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食欲缺乏等;苍白,心率增快。 组织缺铁表现: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 体力,耐力下降; 易感染;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 毛发干枯,脱落; 皮肤干燥,皱缩; 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匙状甲)。 如何治疗缺铁性贫血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就是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首先要做的呢,就是找到你缺铁的根源,男性比较容易是痔疮,女性容易是月经过多的原因。 找到了就先治病,把缺铁的途径从根源上阻断。 然后就是补铁了。 一般情况下首选口服铁剂,最好在餐后服用,因为胃肠道反应小而且容易耐受。 大家注意了!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就是幼稚的红细胞),高峰在开始服药后的5~10天,两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铁剂的治疗应该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 说到这里肯定有一些朋友疑惑了, 为什么我的贫血都治好了,还要再吃半年的药呢? 因为呀,当初我们机体缺铁的时候,是先消耗的机体内的贮存铁,然后才是红细胞内缺铁,当你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时,其实你早就已经缺血了。 之所以还有吃4~6个月的药,就是要补充你身体里的贮存铁,而铁每天吸收的含量都是有限的,所以这是一个有些漫长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预防缺铁呢? 大部分人都知道用铁锅炒菜会补铁,但其实铁锅炒菜时产生的铁离子很难被人体吸收,铁锅炒菜补铁并不靠谱。 吃鱼,肉类,维生素c可以加强铁的吸收, 而谷类,乳类和茶则会抑制铁的吸收, 动物铁容易被人体吸收,植物铁则不容易。 所以,大家知道怎么要做了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yy/8253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