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是天地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人体内的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天正是阳气生发的时机,不妨一起学一学经络操,补气血,调气机,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化除痰湿,来应对最近这阴雨潮湿的天气。 1.胃经的运行状态 足阳明胃经左右对称,自头部的头维穴开始,到足二指的厉兑穴,一共四十五个穴道,循行方向自头走足。 2.胃经的养生意义 《内经》曰: 『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腹胀肠鸣胃腹痛, 水肿善饥吐渴泻, 齿目鼻咽与面瘫, 热病发狂经脉病。 早在《内经》时代,先人对足阳明经的认识已十分丰富和具体。不仅对经脉循行有详尽描述,而且提出它有调脾胃、补气血、治面疾、化痰开窍、调理气机等功能,用于治疗以上所述的热病、疟疾、腰痛、肝病、头痛等十六种疾病,在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 调理脾胃 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提到胃,中医里常用“太仓”来作比,什么是太仓呢?古人的解释是“三皇五帝之厨府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家的粮食储备仓库。中医还常把胃比作“水谷之海”,水谷之海其实也是太仓的意思,你想想把所有的粮食全部都堆积到仓库里面,那仓库不就是水谷之海了吗。而胃是我们身体储存粮食的仓库,因此维护好我们的胃,对于保持身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中医认为胃主要的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承纳的意思,就是我们吃的东西,要通过胃加工成可以消化的东西。腐熟水谷同样也是加工的作用,把我们吃进的东西进一步消化,有利于我们的肠道进一步吸收,这个就是腐熟水谷的作用。胃的这个作用与脾的运化功能相结合,才能使我们吃进去的东西转化为精微的营养物质,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无论养生还是治病,保护胃气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也就是我们的胃气一定要往下降才可以。如果我们吃的东西可以很顺畅地下去,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人就很舒服;假如你吃一点儿东西就打嗝,就反胃,那就是胃的通降功能有了障碍的表现。所以我们讲胃是主通降的,如果胃气不住下降,就会影响食欲,出现口臭、腹胀等症状,甚至可影响睡眠,导致失眠,这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胃气向上逆行,就会出现反酸、恶心、呕吐等“不降反逆”的症状。 ② 补气血 足阳明经属胃络脾,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脏腑、筋脉、肌肉、皮毛全依赖气血、津液的充养。脾胃功能紊乱,气血津液化生不足,肌肉的营养供给不足,自然痿弱不用,其治疗也当以补脾胃、生津液为本。 ③ 治面疾 据《灵枢·经脉》所载,足阳明经脉循行经过鼻、上齿、面颊、口唇、耳前、发际、额颅、颈部、咽喉等;其络脉亦“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所以针刺足阳明经穴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疾病。 ④ 化痰开窍 中医认为无论喜忘、善悲、善恐的癫证,还是多动、多食、精神错乱、喜笑不休的狂证,病机主要是痰浊蒙蔽心神,而脾胃功能的紊乱与痰湿证的形成密切相关。脾胃运化输布不利,会致痰湿内生,故有“脾为生痰之源”的论述,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可以利于痰湿的化除。 ⑤ 调理气机 脾胃位于人体中部,“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当脾升胃降功能出现异常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如头晕、恶心、腹胀、腹泻等。通过刺激足阳明经就可以调整这种气机的紊乱。 3.经络操 胃经是一条从头到脚的线路,辰时、饭后1小时、睡前1小时,每天三次对胃经拍打、按压,每次10分钟左右,刺激梳理经络,可以缓解不适,消除疲惫。 ① 什么时候按摩胃经最好 按摩胃经的目的主要是调节胃肠功能,所以饭后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开始按揉,特别是足三里、天枢这几个重点穴位。每天早上7~9点这个时间沿着胃经的循行进行按揉是最好的,这个时间段是胃经经气最旺的时候。 ② 打通胃经最好的方法 打通胃经的最好方法就是艾灸足三里,然后用拳头敲打胃经,特别是大腿这段的胃经,一定要认真寻找痛点,一旦找到,就成功80%了。其余的就是按揉痛点,揉开了就好了,而且心情舒畅,食欲大增。 ③ 胃经应该这样揉按 中医讲,“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意思是,疏通经络不必非要把这条经上的每一个穴位都揉到,而是刺激整条经络。所以,经络的循行一定要清楚,刚开始可以看着循行图来做,几次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了。等整条经揉了两遍之后再揉那些比较重要的穴位。 ④ 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足三里定位: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揉按足三里穴,产生酸胀感为度,可揉次左右,双侧交替。 主治功效: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很多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也很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在风寒感冒的时候也可以按摩足三里,或者用艾灸对足三里穴位进行施灸,能够帮助机体驱散寒邪,缓解感冒症状。艾灸足三里时,建议大家不要用直接灸,可以考虑温和灸或雀啄灸。 专家介绍 黄穗平,男,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医院脾胃科大科行政主任,国家中医脾胃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学术联盟主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创新团队领头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6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医院医院3楼特需门诊,周三上午健康咨询及夜间内科门诊医院总院(大德路号),周四下午固生堂岭南国医馆东山分馆(广州市中山一路48号)。 编辑:查冠琳责编:宋莉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by/8235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