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前言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在年所创的一手七言绝句。诗意感情强烈,气势豪迈。在那个时代,又有多少爱国志士像我们的周公一样,心怀凌云壮志、一心投身于救国事业呢?

他们曾为这个民族和国家,流过多少血,受过多少伤,甚至是付出宝贵的生命。而那些多次历经生死边缘的开国功臣,在见证这个伟大国度诞生的时刻,心情应该是多么激动,或许在这一刻,他们也觉得曾经的付出是值得的。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没有贪图享受,而是将自己的余生奉献于祖国的建设。但源于他们一生的贡献,他们也应享受特殊的照顾。

曾有一位开国功臣,因为某些原因,55年时他既没有军衔,也没有职务,这就没法评定他的行政级别和工资等级了,最后这事反映到主席那里,主席最后决定:那就定为行政三级吧,这可是享受副总理的待遇。而得到如此殊遇的人就是郑位三。

革命生涯

年,郑位三生于湖北红安。解放前这里被称为黄安,曾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作为全国最早接受革命洗礼的地区之一,黄安群众为红军的发展壮大做出很大的贡献。

在黄安投身革命的爱国群众中,郑位三是最早的一批人,早在年他就已经是党员了,黄麻起义前他还当过黄安的县委书记,可以看出他在我党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四方面军撤离苏区,郑位三作为鄂豫皖省重要领导人之一,没有参与转移,而是留下来坚守苏区,并协助吴焕先创建了红25军。

重建的红25军也只有3千多人,依靠如此微薄的力量,他们又坚守了两年的时间。年11月,程子华带着中央的指示来到鄂豫皖苏区,郑位三被任命为红25军政治部主任,与程子华、徐海东等人率领红25军踏上了长征路途。

条件艰苦、危机四伏的长征环境,严重损害了郑位三的身体,他患上十二指肠溃疡。缺医少药、又没有营养品,即使经过很长时间伤愈了,也留下了后遗症。

抗战爆发后,郑位三奉命返回大别山地区,重新创建抗日武装,历任新四军支队政委、新四军二师政委、五师师政委。他耗费大量心血,在大别山地区,创建了一支力量雄厚的抗日队伍。

抗战胜利后,郑位三担任中原军区政委,军区司令就是李先念,担任副司令的是王树声,还有王震,有人员配置上可以看出,此时的郑位三地位是很高的。

后来著名的中原突围,也是在郑位三等人领导下获得成功的。对于郑位三的贡献,主席是非常了解的,他曾经说过:“中原突围是顾全大局的典范,这与郑位三同志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长年累月四处征战,得不到足够的休息,让郑位三的身体每况日下,曾经的久病复发,因病情严重在建国后只能离开工作岗位,在后方休养,所以没有参与军衔的评定,其实按照他的资历,至少也是个开国上将了。

最终在主席的过问下,郑位三享受副总理待遇,比他曾经的大多数战友都高,对于这种“特殊”待遇,大家也都心服口服。

郑位三享有的待遇很高,但是依然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节省下来的钱,经常资助那些有困难的家庭,遇到特殊情况,他竟然自己的工资都捐了出去,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妻子一人的工资支撑,还真是不容易。

结语

郑位三同志的事迹是那个时代国家干部的缩影,正是有了这么多甘于为国家和民族大业付出的开国功臣,新中国才得以建设和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勤快劳动和付出,才有了今天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所以在我们享受今天美好、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要忘记像郑位三同志一样了不起的革命前辈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by/8231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