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447714.html第六节阑尾炎 一、急性阑尾炎 (一)阑尾的解剖与生理 1、阑尾解剖 (1)阑尾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点),作用是选择阑尾手术切口的标志点。 (2)阑尾有6个方位: ①回肠前位(最常见); ②盆位; ③盲肠后位(这种阑尾炎体征最轻,易误诊,手术切除有困难); ④盲肠下位; ⑤盲肠外侧位; ⑥回肠后位。 (3)阑尾动脉系回结肠动脉分支,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当出现血运障碍时易导致阑尾坏死。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行,最终汇入门静脉,阑尾炎症菌栓脱落可引起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及黄疸。 (4)支配阑尾的神经是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其传入的脊髓神经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阑尾炎发病初期表现为脐周牵涉痛。 知识回顾:胆道疾病可引起右肩痛,冠心病可引起左肩背痛。 2、阑尾生理 (1)30岁以后的阑尾淋巴滤泡开始减少,失去作用,所以切除成人的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2)阑尾粘膜的深部有嗜铬细胞,是发生阑尾炎类癌的组织学基础。类癌好发于阑尾部。 (二)阑尾炎的病因和病理类型 1、阑尾管腔阻塞:最常见的原因,约60%的病人是由于淋巴滤泡增生引起阻塞。结石、粪食及大量淋巴内泡增生都可以阻塞,但是最主要的是淋巴滤泡细胞增生。引起阑尾穿孔最常见的原因也是阑尾管腔阻塞。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然后细菌才入侵,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3、病理分型:可分为4型 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③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穿孔常见部位是阑尾根部和近端。 ④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炎穿孔以后,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三)临床表现阑尾炎没有明显诱因 1、症状:一想到阑尾炎的症状,肯定就是腹痛。 (1)腹痛:为转移性腹痛。但是刚开始没有转移,开始时腹痛出现在上腹或脐周(牵涉痛),数小时后才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70%-80%有这种转移性腹痛,并不是所有的都有。 ①特殊疼痛部位:盲肠后位—右侧腰部;盆腔位—耻骨上区;高位—右上腹。 ②疼痛的性质: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轻度隐痛。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阵发性胀痛和剧痛。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持续性剧烈腹痛。 ·阑尾穿孔:穿孔后,压力骤减,腹痛暂时减轻,出现腹膜炎后又加剧。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程度较轻。 (3)全身症状:早期有乏力、头痛等。炎症加重时可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腹膜炎时可出现畏寒、高热。如发生门静脉炎可出现黄疸。 2、体征 (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和常见的体征。 (2)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那就提示阑尾炎已发展到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阶段。 (3)右下腹饱满包块:如果在阑尾炎患者的右下腹摸到一包块,就提示为阑尾周围脓肿。 (4)可作为辅助检查的其他体征: ①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用一手压住左下腹部降结肠部,另一手反复压迫近侧结肠,引起右下腹部痛感者为阳性;可以间接证实阑尾炎的存在。 ②腰大肌试验(psosa征):阳性提示阑尾位置偏后。 ③闭孔内肌试验(obturator征):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 ④直肠指诊: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已波及盆腔,直肠右前壁有触痛,如有直肠膀胱隐窝处积脓,直肠前壁不仅有触痛且有饱满感或波动感。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性腹膜穿刺检查和B超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一般不难,主要是看鉴别诊断: ①胃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胸腹部X线检查如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有溃疡病史,发病突然,腹痛剧烈。 ②与其他病的鉴别。 典型的胃溃疡的症状特点:进餐后上腹痛,至下一餐前缓解。 典型的胃食管返流的症状:反酸,伴胸骨后烧灼样痛。 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空腹及夜间上腹痛,进食后可缓解。 典型的食道癌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五)阑尾炎的并发症 1、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应该及时引流,否则会形成内瘘和外瘘。 2、内、外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 3、门静脉炎:出现了肝大、黄疸、高热等。 (六)治疗 1、手术治疗:确诊后就要早期实行手术治疗。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如腹腔内已有脓液,清除脓液后关腹。切口一期缝合。 (3)穿孔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如腹腔内已有脓液,要清除脓液和清洗腹腔。 (4)阑尾周围脓肿:一经诊断应穿刺抽脓,必要时切开引流,抗生素、中药等先保守治疗3个月后择期手术。 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稳定,不要强制做阑尾切除手术。宜用抗生素治疗或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 如阑尾显露方便应切除阑尾。 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缝合或者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积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2、术后并发症 (1)切口感染:最常见,多见于化脓穿孔性阑尾炎。表现为术后出现红肿热痛。 (2)腹膜炎,腹腔脓肿:可以是阑尾及其周围炎症的一种转归结果,或由于剥离粘连后渗血并发感染。 (3)腹腔内出血:最严重。 (4)粪瘘。 (5)阑尾残株炎。 (6)粘连性肠梗阻。 (七)特殊类型阑尾炎:特殊类型阑尾炎症状不明显,不特意,容易延误,只要题目中出现“……明显”就是错的。 1、婴幼儿急性阑尾炎 (1)特点: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早期即可出现高热、呕吐等;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不典型;穿孔率、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儿童急性阑尾炎穿孔容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穿孔率高达80%,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 (2)处理原则:早期手术配合输液,纠正脱水,应用广谱抗生素。 2、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1)特点: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易延误治疗;穿孔和并发症发生率高;常伴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复杂严重。 (2)处理原则:及时手术,同时注意处理伴发的内科疾病。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1)特点:盲肠阑尾被子宫推挤至右上腹,压痛部位偏上;腹肌被拉伸,所以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不明显;腹膜炎不易局限而在上腹部扩散;易导致流产、早产。 (2)处理原则:以阑尾切除为主,妊娠后感染难以控制,应早期手术;手术切口须偏高,动作要轻,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尽量不用腹腔引流;临产期病变较重者,可行剖宫产,同时行阑尾切除术。 二、慢性阑尾炎 1、主要体征:右下腹如麦氏点、Lanz点或Morris点的局限性深压痛。压痛经常出现,位置固定。 2、诊断:72小时后阑尾腔内仍有钡剂残留即可诊断为慢性阑尾炎。 (1)有急性性阑尾炎发作史; (2)右下腹痛反复发作; (3)剧烈运动或饮食不当可诱发; (4)局限固定的压痛点; (5)72小时后阑尾腔内仍有钡剂残留。 手术治疗:一经确诊应手术切除阑尾,并进行病理检查确定此判断。慢性阑尾炎粘连较严重,手术时要注意。 注意:阑尾炎里急后重、腹胀、腹痛等表明合并了盆腔脓肿,首选直肠指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by/8213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