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每天都会接到许多宝妈的咨询电话。“杜大夫,我家宝宝拉绿便便,咋回事?”“我家宝宝大便象鸡蛋花一样,是腹吗?”“我家娃大便里有鼻涕样东西,正常吗?”今天我就借腹泻这个问题和宝妈们聊聊小儿大便如何观察,什么是正常和异常的大便。婴幼儿年纪小,对自己身体的症状描述不清楚,年纪更小一点的只能通过表情等动作猜测其身体舒适程度。因此如果仅仅靠这些来判断宝宝的健康,会错过及时的治疗。婴幼儿的大便如同一张晴雨表更易观察比较,同时结合宝宝的生长情况,有助于家长居家就能初步了解和判断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就医非常有帮助。

婴幼儿正常大便有下面几种:

1、新生儿大便:新生儿的胎便大多是黑色或沥青色,出生3、4天后大便变成墨绿或金黄色,这叫过渡便。宝宝5天后大便就会变成金黄色,如果宝宝5天左右便便仍是黑色或墨绿色,则有是可能宝宝奶水摄入不足了。月子里的宝宝每天应该有三次以上的大便,三到四周后,婴儿出现个别差异,有些宝宝维持每天的排便次数,有些宝宝则是多天一次排便,只要宝宝食欲正常,精神有活力就不必过于担心。

2、纯母乳喂养宝宝大便:由于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低聚糖,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有效地刺激胃肠蠕动,因此大部分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性状比较稀薄或者呈均匀一致的软膏样,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新生儿期便次数比较多,一天2~5次甚至7-8次,但大便量不会太多。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时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3、配方奶粉喂养儿大便:由于配方奶粉中酪蛋白和钙质的含量较高,不易消化,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大便通常呈土黄或棕黄色,性状会相对稠厚或者如硬膏,有时会含有颗粒,味道相对酸臭,每天约1~2次,没有明显的排便困难。

4、混合喂养宝宝的大便:性状和次数大多介于纯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之间。在添加辅食阶段,会有一部分宝宝由于肠道功能还不健全,对添加的新食物(如米粉、米粥、肉类等)的消化功能还不够,更容易发生便秘。

异常大便有下面几种情况:

1、大便里夹杂奶瓣或食物残渣,这是由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乳食过量,没消化的乳食随大便排出来。这时可以通过减少乳食量或推拿调理脾胃来解决。

2、绿色大便:浅绿色便便是由于肠道蠕动快,胆汁来不及染色就排出,或者受凉,乳糖摄入过多或宝宝太过饥饿,铁元素吸收不完全等造成的。深绿色或黑绿色大便是由于消化不良导致的湿热引起,应及时通过推拿健脾祛湿、清泻里热来调理。还有一种大便青绿色,特别黏,这是小儿受惊以后的大便,应通过推拿,平肝镇惊安神,尽快调理。

3、大便里夹有泡沫,这是由于妈妈摄入过多含糖量高的食物,导致乳汁含糖量过高,妈妈喂奶换边太勤,宝宝摄入太多前奶或者有些宝宝乳糖不耐受,奶水中糖分太多,发酵时除了有气体产生,还有酸味产生哦。

4、蛋花汤样大便:如果宝宝便便里水的含量增多,呈蛋花水样或者水样便,提示宝宝可能是腹泻了。宝宝偶尔或几次拉蛋花水样便,妈妈可以先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第二天便便性状也正常了,就不必过于担心,否则还是建议尽快就医。

5、如果纯母乳的宝宝大便持续存在血丝,有可能大便对某种食物过敏。如果看到大便带血,新鲜血在大便里面混着,提示下消化道出血,这种情况是必须要就医的。如果大便末,大便表面有血丝,并且小儿大便时很痛苦,可能是小儿肛裂造成的。大便中夹有血丝,同时有鼻涕样物,同时大便时腹痛,里急后重,伴高烧,应考虑痢疾的可能。

6、陶土色粑粑:正常的大便因为有胆汁,所以会呈现出黄色或绿色,但如果大便呈灰白色,看上去像白陶土,这说明宝宝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流入肠道,要立即就医。

7、黑色粑粑:黑色便,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比如胃或十二指肠出血,颜色就会是黑色的,越高位的消化道出血,大便的颜色越深,越接近肛门出血,大便颜色越红,而中间段消化道出血,大便则会呈现暗红色或咖啡色。

大便次数,性状有何讲究?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相对较多,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喂养方式、月龄大小、配方奶成分和每个宝宝胃肠功能的不同,大便次数并不固定。百天内的小儿,大便次数多,稀薄,只要观察小儿的情绪,睡眠正常,没有腹胀情况,不影响小儿身高、体重等的发育,属正常的生理性腹泻,家长不用太在意。

8周以内宝宝每天2-10次大便都是正常的,8周以上母乳宝宝可能会有攒肚现象(由于母乳好消化,易吸收,残渣少,所以要积攒好久才能形成一次大便),一天2-10次或者10天一次都有可能。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一天能换下6-8个沉沉的小便尿不湿,那很可能是攒肚了。

反复的大便性状稀薄、次数增多,并且不会随着月龄增长而减少,需要警惕乳糖不耐受的发生。而一旦发现大便带血,更要及时就医。无论是大便带有少许血丝,或者大便表现为粘液脓血便、果酱样大便、柏油样便、甚至鲜血便,都需要马上就医,严密随访。这有可能和过敏性胃肠炎、细菌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严重时有可能是消化性溃疡、肠套叠等疾病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更需要尽快就医。

当宝宝出现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大便干结成块,需警惕便秘的发生。月龄越小,便秘发生越早,越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虽然大多数便秘是功能性的,但如果不加注意并合理干预,宝宝会出现排便疼痛排便恐惧,加重便秘的发生。宝宝在添加辅食后有时容易造成大便干硬难排,家长可以从辅食种类上做出调整,调整辅食厚度、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一样到多样。可适当增加菜泥、果泥等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多活动。同时适当补充果汁,提高大便渗透压,增加大便水分促进肠道蠕动。

宝妈们平时一定要认真观察小儿大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时调理或治疗。一定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giw.com/kjscby/8231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