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残满地伤 我的手套已发黄 花落人断肠 我眼泪静静淌 又到年底体检季,可一些人拿到体检报告后,被报告显示的身体某个部位的小息肉而弄得十分焦虑对于各种各样的息肉,人们最关心的就是为什么会长息肉?要不要治疗?会不会癌变?,今天小编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赵玉洲来讲一讲胃肠息肉。 来自新乡的陈大伯,今年65岁,平常身体还算硬朗,没什么病痛,只是最近两个月经常出现头晕、心慌的情况,医院就诊。在接诊过程中,医生注意到陈大伯精神很虚弱,进一步询问得知,陈大伯最近两个月无缘无故瘦了10斤。短时间内无故暴瘦,有可能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医生建议陈大伯排查相关疾病。 于是,陈大伯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赵玉洲,随后做了胃肠镜检查时发现其乙状结肠内有一块约1.5x1.1cm的息肉。做了内镜下切除息肉后,病理结果显示腺瘤性息肉伴重度不典型增生。 所幸发现得及时,陈大伯治疗后恢复不错,复查时原病灶处已经恢复得很好。但说起这次就诊过程,他还是很意外:“平常肚子没什么不舒服,吃饭也正常,没想到竟然得了癌症,感觉像是糊里糊涂从鬼门关走了一趟”。 01 什么是息肉? 息肉就是多余的肉,也就是指在人体黏膜表面上多余的突出的赘生物,是由局部黏膜组织增生而成。”赵玉洲说,“息肉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与人种有关,比如中国、日本等亚洲人群高于欧美人群。有些息肉的发生是因局部黏膜组织受到炎症刺激,比如长期便秘的患者,肠道内存在大量干结的粪便可持续的刺激直肠黏膜,肠系膜组织长期受慢性炎症因子的刺激,便可发生肠息肉。” 02 得了胃肠息肉有什么表现? 大多数息肉患者是体检时发现的,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肛门赘生物、肠道外症状、贫血、乏力、头晕等症状。 那对于大部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患者来讲,又该咋办呢?赵玉洲建议:发现和处理息肉的最好方式就是择期做电切术! 03 息肉,究竟会不会癌变? 胃肠息肉的种类不同,癌变的几率也有所不同,息肉分两种,一种是炎性息肉,一般有炎症的表现,但是癌变的几率比较小。还有一种就是腺瘤性息肉,这种一般癌变几率比较大。 赵玉洲建议,临床上,良性肿瘤和癌症之间分有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性增生是癌变之前的临界点,在病变之前应及时切除。 04 生活中,怎么预防息肉的发生? 肠道息肉发生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不良饮食习惯、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肠道长息肉的主要原因。 1、建议中老年人不要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饮食上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高脂肪食物,少吃烧烤、腌制、熏制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杂粮。 2、不久坐,不熬夜,多运动,控制体重,少烟酒,放松心情。 3、有肠癌息肉家族史的人群最好做一次肠镜检查,排查风险。 赵玉洲,主任医师,普外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河南省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肠外肠内营养协会委员。擅长胃癌、结直肠癌、十二指肠癌及复杂腹盆腔肿瘤的外科手术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尤其对胃食管结合部癌采用创新外科技术治疗,大大提高手术切除的根治性和安全性。审核:庞红卫 作者/编辑:陈玉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 守护健康的美丽家园 猛戳左边
|